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掠明 > 第一百二十五章出征
  肃州城外十里凉亭。</p>

  “好好照顾自己。”</p>

  李青莲不舍的与王昭道别。</p>

  “放心吧,就像平常一样。”</p>

  王昭微笑着安慰爱人,接过她绣的荷包,凑到面前闻了闻。淡淡的艾草香迎面扑来。</p>

  李青莲上前一步,抱住丈夫久久不愿撒手。</p>

  王昭走的匆忙,更是两夜没有回家,得到情报,确认敌人路线立即动身。</p>

  李青莲还想说什么,却看到身旁表弟跃跃欲试的模样,当即脸色一变。</p>

  “鸿基,你怎么跟来了,不是叫你带合善堂的孩子们吗?”</p>

  “诶。”李鸿基一怔,讪讪一笑,目光求助的看向姐夫。</p>

  “他也是关心我,就别难为他了。”</p>

  王昭站出来打圆场。</p>

  其实他的内心是纠结的,对这个小舅子,他是一千一万的没想到。</p>

  没想到李鸿基这么年轻,更没想到他会是自己小舅子。</p>

  未来的闯王成了自己亲戚,这算怎么回事!</p>

  万一李鸿基不造反了,自己拿谁补上?</p>

  补不上,高迎祥找谁当他的接班人!</p>

  时势造英雄,换个英雄历史还是当初的历史吗?</p>

  王昭最大的依仗就是自己清楚历史趋势,如果搞的面目全非,自己拿什么布置后手?</p>

  可事实已经造成,他详细询问过李鸿基,要是没有他表姐这档子事,他下一步作何打算,李鸿基不疑有他,直言不讳道,没找到他表姐,就打算去银川找份活计。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p>

  王昭听后默然无语,光荣的驿卒怎么就不去珍惜呢。</p>

  从一个快递员晋升为开国之君的故事难道没开始就要完结?</p>

  他其实挺想带着李鸿基一起去前线,除了最后一次没逃成功以外,李鸿基像开了人体描边雷达一样,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无论多严峻的场面,哪怕被重兵包围在黄河岸边也能像开地图挂一样,一场大雪将河水冰封,从容脱身。</p>

  这是什么运气?妥妥的命运之子。</p>

  有这个吉祥物在身边,没准自己真能借来好运呢。</p>

  可惜,李青莲很反感弟弟入伍。</p>

  他这个当姐夫的也不能逆了新婚妻子的意愿,于是只好作罢。</p>

  李鸿基在痛失亲人后,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经历与陕北这片土地的大多数人何其相似,只不过他更幸运一些,遇到了亲人。</p>

  “诶。”</p>

  李青莲幽幽一叹。</p>

  她对丈夫偏袒自己表弟很无奈,李鸿基是她唯一的亲人,自己也不能把话说重,战祸连年,没人比她更清楚战争的残酷。</p>

  “一路小心。”</p>

  “嗯嗯。”王昭宠溺的抚摸妻子的头,场面温馨又短暂。</p>

  “出发了。”</p>

  “……”</p>

  李青莲矗立在十里凉亭,一直到队伍消失在天边她这才收回目光。</p>

  “姐?”</p>

  李鸿基小声开口,他还是很惧怕姐姐,作为唯一亲人,本该有说不尽的亲情,可李青莲给他的表现更像是一位严母,而不是家姐。</p>

  “你不能上战场。”</p>

  李青莲果决否定弟弟的想法。</p>

  “为什么啊!”</p>

  李鸿基急了,自己姐夫是武将,自己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就不能从戎。</p>

  “你是李家独苗。”</p>

  李青莲的话让激动的李鸿基瞬间清醒。</p>

  没错。</p>

  他是李家唯一香火,可是他也有自己的野望啊!</p>

  碍于礼数,李鸿基没有继续顶撞家姐,他把所有话埋在肚子里。</p>

  “王家家大业大,等你熟悉了合善堂的事,我托老夫人给你安排个差事,这比你在外闲晃安稳的多。”</p>

  李青莲不厌其烦的给弟弟讲解未来规划,没注意到李鸿基转头遥看肃宁营的目光。</p>

  那是渴望中夹杂一丝嫉妒,望而却步的神情。</p>

  ……</p>

  草原人由河套入侵陕西,王昭带领肃宁营急行四日抵达银川。</p>

  银川古城建于唐朝,北宋时为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国都,而在如今是九边重镇,宁夏镇城。</p>

  按理甘肃镇的兵管不到宁夏镇的事,可王昭在上次洪水河谷上立了功,新婚不久,新上任的巡抚就将圣旨传下,王昭的官职顺理成章从游击升至副总兵。</p>

  宁夏镇城的百姓还没意识到兵灾降临,仍旧售卖商品,街头两边好不热闹。</p>

  相比肃州,银川的商品更便宜,就是新样式少一些,街头也没有太多异域面孔。这里更像是汉家的城市而非军塞。</p>

  古代城镇没有街巷之分,当城镇尚未真正形成之际,群居的人们以水井为中心,对于聚落区仅作简单的区划,只把生活区、工具加工场和祭祀点等大体分开。</p>

  在聚落区靠近水井的地方人们自发形成空场地,渐渐相约“日中为市”,赴场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无需货币,也不必有中介人参与。</p>

  《易经》所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p>

  而后随着人越聚越多,渐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规矩,从这些规矩中延伸出街坊。</p>

  银川很大,是西北边贸的重要集散地,其中坊市林立,分工专细,商业经济非常繁荣,镇城中光坊市就有二十三处之多,是肃州城一倍。</p>

  坊市卖的商品不一而足,大多专卖一样。</p>

  比如东西城的羊肉市、东西城的柴市、北大街的靴市、鸡鹅市、杂货市、鱼市、骡马市等。</p>

  其中的商业模式与肃州完全相反,肃州坊市大而全,银川坊市小而精,王昭也不好判断哪个更好,反正各有各的好,要用时间去验证哪个更好。</p>

  肃宁营士卒们没有入城,王昭只带了自己的亲卫以及相关随行人员,城门楼的守将领着王昭去见宁夏总兵,陈康。</p>

  意外的是陈康没有在总兵衙门,而是在城北的一座鸟市。</p>

  听着叽叽喳喳的鸟叫,王昭见到了总兵陈康。</p>

  寒暄过后,王昭道明来意。</p>

  总兵陈康年纪比王昭大上一轮,老气横秋的给新上任的副总兵摊开军略地图。</p>

  “宁夏镇管辖东起花马池,经兴武营(今宁夏灵武东)、陶乐(今宁夏陶乐),跨黄河,经玉泉营(今宁夏青铜峡北)、中宁、中卫到景泰(今甘肃景泰)段长城及其防卫。全长一千一百多公里。从镇远关(今宁夏石咀山市西)沿黄河两岸,经宁夏卫到灵州所(今宁夏宁武)形成很大的防御纵深,镇远关是这一防御地段的前哨阵地,若大人说的不错,草原人必先拿下镇远。”</p>

  “那还等什么。”</p>

  王昭也不拖沓,拉上陈康就往镇远关去。</p>

  </p>

  </p>

  推荐:</p><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