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都市小说 > 飞越三十年 > 第1025章 新时代
  “听您的口音不像是首都本地人。”

  “您猜猜我是哪人?”

  “您这话里头带着马三立老爷子的味道。”

  “哈哈,田老师,我就是特燕景人”

  这小冯说着就要帮着三人拿包。

  “诶不用不用,就这么点东西我们自己拿。”

  “没事没事,我拎两个”

  田连元好奇地打量了下这小伙子,莫名眼熟,接着脑子里头就冒出一段赞词:

  长瓜子脸尖尖的下巴,偌大的额头上飘着一对八字浓眉,目似丹凤各短一分,眼角各带三道笑纹,下面挂着两团馒头大的战斗肌

  这人天生就是个说相声的!

  “您现在广播团是”

  “我跟着马季老师学相声。”

  “哦原来是马老师的高徒,侯老先生的徒孙侯老先生这次也去?”

  “他没有去,这次南下培训的人挺多的,我原来是铁路文工团,看我比较熟悉这铁道工作,就临时当个接待。”

  “哦”

  四人边走边说,匆匆上了二楼来到一个小房间,房间里头有人有人说话有人看报。

  人群中,马季的模样特别显眼,跟两三个人交待正说着什么。

  冯巩赶紧上前:“马老师,这是本溪来的田连元老师,”

  马季笑着握手:“欢迎欢迎,说杨家将的田连元同志,我们见过。您吃过了吗?”

  “在车上吃过了。”田连元赶紧客气。

  “那再吃点?”

  “不用不用”

  两人随意客气两句,马季扭头:“姜昆,你带田老师他们过去。”

  “好的,小冯,你跟我一起过去,这些书也搬过去。”

  田连元赶紧把包放下,要帮着拿。

  “不用不用,田老师你不用拿。”

  “这也没几本。”

  国家广播说唱团有个专门的房间,一眼看去,全是惹人发笑的脸。

  虽然都是搞文艺的,只是重大任务面前大家都比较安静,各自捧着端着盆子吃早饭。

  沿墙摆的是丰富的早餐,都是车站食堂供应的,有稀的有干的,有素的有荤的。

  稀的有稀饭豆浆豆汁牛奶,干的有馒头花卷,素的有烧饼菜包榨菜焦圈,荤的有油条焦圈和白煮的鸡蛋。

  “咳!”

  姜昆带冯巩和田连元等人进门。

  冯巩把书摆在桌上。

  “来,大家过来领书!”姜昆拍拍手叫道。

  大家赶紧上前。

  “什么书?”

  姜昆示意:“不要挑,一人一本先领过去。”

  “这是什么?”

  “课本。”

  “还是旧的。”

  “你这是一年级的语文?我这是二年级的数学,这”

  “我这还是高中化学,可我不懂化学啊!老许跟你换下,”

  “我的是几何我也不太懂这”

  “我这里是立体几何,比你还难一点。”

  “我这个是历史。”

  …

  马季从门口进来,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都有了吧?”

  “都有了!”

  “大家自己拿一本,在车上时间比较长,我们要分组讨论学习。”

  有人举手提问:“马老师,讨论学习什么?”

  马季拿起一本地理课本:

  “上级指示,我们在车上这几天,不能浪费,要做什么呢?

  要积极讨论学习怎么制作老百姓喜闻乐见又能学到东西的节目,这些课本,就是我们的参考书。”

  看着这一屋子惊愕的脸,马季摆摆手:

  “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我文化水平也不高,也不是地理老师,那卖香烟我不也背了一百多个国家吗?

  现在上级这样安排,主要就是看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片嗡嗡声。

  马季又摆手:“总之大家快点吃好,收拾一下,该上厕所上厕所,列车六点发车,行李不要忘记了讨论放在车上。”

  “该上厕所抓紧上,车上厕所可就没那么好条件了!”姜昆边上叫道。

  这话一说完,马上又有人站起出门,虽然说这次南下条件比较好,但再怎么样,车子还是那样,在车里上厕所可不是什么好的感觉。

  “再来两个人,帮我把这些吃的装起来,一会带上车子。”

  …

  田连元跟两个同事也各取了一本课本,他拿的是一本初三的物理。

  两个同事,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历史。

  “我怎么就拿了这个物理呢”田连元一阵苦笑,他会西河大鼓唱三弦,也会创作评书剧本,但这物理是真不懂啊!

  “这好像也不是今年的新课本吧,跟我家小孩的不一样。”

  “是有点不一样。”田连元看看书背后,前年的东西。

  “田老师,我们这次培训是不是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加到作品里?”

  田连元从口袋拔出笔,翻着书,只是微微点头:“大概是了,新时代新内容”

  这么多人,国家组织这个大培训,再加上现在这个课本,田连元已经猜到了一些事。

  难道是让自己录教材上电台放去?

  他一肚子背的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压力好大!

  “田老师”冯巩走近,手里拿着课本和笔,“您三位不再吃点?”

  “诶小冯,坐坐。你这手里拿的是”

  “高一的化学。”冯巩一屁股坐下,探头一看,“您这个”

  “物理,初三的。”田连元给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字倒是认识,但这些个公式弄进评书的话难度不小。”

  “我这还有化学式呢,其实田老师,评书诶,我觉得您可以讲人物啊!牛家将牛顿”冯巩笑着说道。

  “讲讲这个牛顿,那我试着编一段,不通顺的地方”

  “我给你接着?”

  “好!”

  田连元翻了几页,深吸口气,挺直腰板,瞬间浑身气势就变了,手指一抽:

  “话说当年这牛顿同志,自小聪慧热爱学习,他成天钻研科学知识,”

  “怎么个钻研?”

  “就跟咱们的陈景润一样,只要有问题就茶不思饭不想,不分日夜在思考,”

  “哦”

  “话说有一天,这牛顿同志在苹果树下看书,看着看着就入了神,突然间,只听端地一声,天上落下一个斗大的果子!”

  “给砸死了吗?”

  “没有,砸死了也就没这故事了,砸得那牛顿是眼冒金星头晕眼花,倒在了草地上迷迷糊糊间”

  “迷迷糊糊怎么样了?”

  田连元翻了两页:“迷迷糊糊之间,牛顿同志醒来,手摸顶门,嘶,好大一个包,再看那地上,一个大苹果,”

  “是什么样的苹果?”

  “又红又香又甜的英国苹果!”

  “他捡起来就吃了吗?”

  “没吃,牛顿心中寻思,我好端端坐在这树下,是何人砸我?这左看看是右看看,看了好半天,这周围是空无一人,只有自己,还有这身后的苹果树!”

  “没人砸!”

  “对,既然没人砸,那就是苹果熟了就落下,可为何偏偏落在我的头上?牛顿摸着脑门,他是个科学家,别人看得多的现象他得分析啊!”

  “这苹果怎么不向上飘呢?”冯巩接口又道。

  “对啊,苹果为什么不往上飘呢?牛顿拿起苹果喀嚓就咬了一大口,边吃边想,一边看着这苹果树,眼见这太阳缓缓西沉,天边一抹红霞,月挂西天,牛顿这果子也吃完了,突然之间,脑子里头一道灵光闪过,他想出来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万有引力!”田连元课本往手心一打。

  “那什么是万有引力呢?”

  “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