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都市小说 > 飞越三十年 > 第1024章 汇集
  四点五十分,天色依旧一片黑,绿皮列车的车窗里透出微黄的灯光,奔驰在进京的路途中。

  “田老师,我想跟您学说评书,收我当个徒弟吧!”

  “我特别喜欢您的杨家将,我天天都听的,一集不拉!当时我就想当您的徒弟!”

  “呵呵,我还没洗脸”田连元一头都是汗,一起床就被好几个青年围在当中,早课都没时间练了。

  同行的几个曲艺团成员笑呵呵地在看热闹,副团长能被群众们这么喜爱,他们也开心曲艺工作大有可为!

  “我帮您打水!”

  “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好!”

  “不不,我帮您,您坐着,这种事徒弟来做就好!”

  “我还要上厕所。”

  “那我”

  田连元笑了:“您把厕所搬过来?”

  “搬过来我就是您的徒弟了?”

  “嗯,你搬过来,我叫您师父!”

  大家一片哄笑。

  “我陪您去!”一个青年果断说道。

  “还是不用了,这个事我得自己来。”田连元笑着挤出人堆,自去洗漱。

  “田老师”那边已经在小洗漱台洗脸的中年乘客赶紧让开了位置。

  “没事,您先。”

  “我洗好了!这是帮您占的”

  田连元无语地放下杯子毛巾,钻进厕所,出来的时候,那乘客已经笑呵呵递上湿毛巾和拧上了牙膏的牙刷。

  “谢谢”

  “田老师,您觉得我这个徒弟怎么样?还好用吧?”

  …

  “大家喜欢评书,我也很高兴,那么我跟大家说一下这个评书得怎么练。”

  “田老师等一下,我去拿个本子!”

  又是一片忙乱。

  列车长车厢。

  “还有半小时就到站了。”

  “我去看一下田老师起来了没有。”

  “他倒是起来了,不过那还有好些个比他起得还早的。”

  “哦?啥意思?”

  “您自个去看下吧!”

  列车长郝志全手里拿着一个铝盒,一路翻身跨脚来到十号车厢,有时间跟著名艺术家吃个早餐也是好的。

  车厢里,人是挤得满满当当。

  “说书啊,有人说你得记性好,有人说你得嘴皮子利落,在我看啊,其实还是要勤快,就是要练!”

  “这个说书开始都要打基础,你得背那个赞语,歌赋。”

  看着大家挥笔猛记,田连元刻意停了一下:

  “所谓赞语就是人长得什么样,开脸一说一套一套的,其实那个玩意儿都是万能的,黑脸它出来就这一套,白脸出来就那一套,说这个兵器,说使那个鞭,说这个鞭怎么好,整天背这个,除了背这个就背小段。”

  “全都要背?”

  “不但要背,要背到能脱口而出,你上台表演那就没时间想了啊!你不能说把夸这黑脸的套到那白脸的人身上,那就演砸了!”

  “一部杨家将里头这些赞语啊,那是非常多,要按诗算的话,得有一千首诗那么长,人家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背了一千多首诗,我得成个大诗人啊,可是我背了些这个,我最后成了个说书人。”

  田连元站在走道上讲课,除了身后是车皮,前后左右都是人。

  “怎么回事?”郝志全问道。

  “大家想跟田连元老师学评书。刚才说了一小段现在是说怎么练”

  “哦那也不能上铺坐那么多人,太不安全了,赶紧下来!”郝志全叫道。

  把人叫下来,郝志全把铝盒一放:“田老师我给您带了早饭。还有二十分钟就到站了,您抓紧时间吃。”

  田连元摆摆手:“不用了,到站再吃,我这跟大家再说点实用的。”

  …

  “3513次晚点”

  “3413次晚点”

  首都火车站,售票窗口挂了个小黑板,前面有工作人员专门写字,排队如长龙,倒是临时加了许多椅子给人坐。

  几个工作人员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聊天。

  “刚才我看到《宇宙牌香烟》了。”

  “真哒?”

  “千真万确,还有陈小二也在。那光头是真圆啊!”

  “你说他这么年轻,怎么头就秃了呢?”

  “他爸就是光头,他爸你认识吧?演黄世仁那个陈强。”

  边上几个乘客专心听着。

  二楼厕所,一个长相喜庆的白衬衫中年胖子站在尿槽前出神。

  一个光头匆匆进门,愣了一下,小声叫道:“马老师”

  马季扭头:“哦,是小二,”

  “您这是怎么了?”陈佩斯走到边上,“有心思?”

  “不是,刚刚有个创作的想法”马季笑了笑,收好裤子走到边上洗手。

  “创作”陈佩斯抬眼看看这边上,“厕所卫生问题?”

  “有一点关系,进了厕所就想起些事,”马季甩着手呵呵一笑,“你爸身体怎么样?!”

  “他挺好的,”陈佩斯匆匆解决完,过来洗了下手,低声开口,“对了马老师,听说您不准备当说唱团团长了?”

  “对,让给年轻人,我就多带几个徒弟。你要不要学相声?我收你啊!”

  “我还是算了,我更喜欢小品,我原来学的也用得上。”

  “也是,你那个电影拍得不错。”

  “我要是跟您演相声,那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怎么办呢!再说观众们不一定乐意了,您跟姜老师配合得多好”

  “太可惜了!我们现在也要重新换搭子,”

  “是吗?怎么了?”

  “别乱想,群众喜欢看相声,我跟小姜可以拆成两对,那就是两个节目,他也要再挑个搭子。”

  马季伸出胖手,重重拍了拍陈佩斯肩膀,“对了,你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我老觉得耳熟。”

  “我哥叫陈布达,我叫陈佩斯,您猜猜看是什么讲究。我看您那宇宙牌香烟里头说了那么多地名,”

  “布达佩斯陈老爷子去过匈牙利?”

  …

  一个瘦小干巴有些显老的青年在走道上踱着步子,嘴里嘀嘀咕咕地背着什么。

  楼梯口那头过来两个人,一男一女,都穿着军装。

  “宋纬!”

  “咦?这不是冯小刚吗?你怎么在这里?”那女兵走到小青年边上。

  “我怎么就不能在这里?这位是”

  “这是牛群同志,你没见过?也是咱们文工团的。”

  “眼熟,我想起来了。”冯小刚赶紧伸手,“您是常保华老师的学生吧?”

  “对对,我是,您是?”

  “我就是个美工,以前也在战友文工团。”冯小刚这边握着牛群的手摇着,那边眼看着宋纬。

  宋纬问道:“你不是调到电视台了吗?”

  “上级任务,你们就你一个?”冯小刚不住往宋纬身后看。

  “她们在那边房间里,咱们文工团的都在那头。”

  “那杨慧来了吗?”

  “杨慧啊,也在啊!”宋纬笑笑,“不过现在不方便串门。”

  “你们是什么车厢?”

  “不知道,反正应该是一趟车吧,车上再聊,现在有纪律。”

  …

  轰隆隆声中,一声长鸣,列车停靠站台。

  “让田老师先下!”

  一片再见招手中,田连元带着随行的两个同事,匆匆下车,站台上有专门的报道处。

  “同志,我是来报道的。”田连元拿出调令。

  “叫什么名字?证件出示一下。”

  “田连元,本溪曲艺团”

  “田老师请跟我来。”一个瘦高的工作人员叫道。

  “你们人少,就跟着我们国广说唱团。”

  “您怎么称呼啊小同志?”

  “我姓冯,单名一个巩,您叫我小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