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都市小说 > 死对头爱上我 > 第91章 番外一
  辰时已过, 宣京城里该起的都起了。不论是街头的小贩还有早就门户大开的铺子, 大家都忙活起来。做吃食的摊位铺子飘来各种的香气, 卖衣料胭粉也是吆喝声不断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荣昌侯府的大门外, 一辆马车靠停。

  马车内跳下来一个约七八岁的小公子,这孩子长得像仙童似的粉雕玉琢自有一股不凡的贵气。车夫怕他摔着,一双手随时准备接住他。

  他熟练地接过车夫递过来的包袱,颇为不在意的朝车夫挥挥手。

  “我到了, 回去吧。”

  车夫哪敢就现在离开, 憨憨的脸上堆着笑, 巴巴地站着不动。

  小公子熟门熟路地去敲荣昌侯府的大门, 门房开门一看,立马脸上笑成一朵花,“哎约, 姬小世子来了。”

  早有机灵的下人一溜烟往后院跑,去禀报侯爷老夫人,国公府的小世子又离家出走, 投靠他们侯府来了。

  姬小世子的包袱早有侯府的下人接过,他背着手大摇大摆地走进去。门外的车夫眼见着侯府的门关上了,这才如释重负地驾车离开。

  侯府的下人们对这个小世子那可是不陌生,算上这次, 这位世子爷这个月已经离家出门三回了。每回出走的地方都是他们侯府,谁让他们家世子爷招人喜欢, 姬小世子就爱跟在他们世子爷的后面哥长哥短的。

  杜氏老远听到下人们的声音, 急忙放下手中的茶翘首期盼着。她身后的冯嬷嬷转头就对屋子里侍候的人吩咐, 赶紧准备一些姬小世子爷爱吃的点心。

  这厢热闹着,那边姬小世子的身影就进了院子。

  一身贵气的小公子一手提着衣袍,一脚迈进屋。

  “晏祖母,顺儿可想死您了。”

  “祖母的顺哥儿哟,祖母也想你了。”

  祖孙二人抱在一起,刚进来的晏玉楼都有些没眼看。至于这么夸张吗不是三天前才回的国公府,这才几天不见,就跟一别几年似的。

  这个顺哥儿,也不知性子随谁,一张嘴跟抹蜜似的。上到宫里的两位太后,下到国公府的粗使婆子,没有一个不吃他这套的。

  “这次又怎么了”

  顺哥儿一看到亲娘,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发现屋子里没有外人,那张小脸很快皱到一起,很是委屈地唤了一声娘。

  一看他这模样,做为亲娘的晏玉楼就知道这小子要起妖。

  顺哥儿是九年前她和姬桑远赴边关击杀西鲁蛮子时生的孩子,那次她干脆直接消失了大半年。除了几位亲信认为她是被西鲁所虏之外,军中将士都以为她伤重养伤。得胜还朝时,行军路上姬桑收养了一个孩子,便是他们的次子顺哥儿。

  这孩子也会生,长得跟他爹一个样,但这性子真是南辕北辙,让她这个当娘的都大跌眼镜,真不知道性子究竟是随了谁。

  杜氏搂着小孙子,嗔怪地看着晏玉楼。

  “孩子过来,你还不高兴了祖母乖孙孙,你告诉祖母是不是又受什么欺负了”

  晏玉楼扶额,她娘这护短的性子是越发变本加厉。谁敢欺负顺哥儿,他不欺负别人就是好的。他是信国公府的世子,又是宫里那位姬太后的心尖肉,谁敢惹他

  反倒是他,活脱脱一个小霸王,京里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他都绕着走。

  顺哥儿长长的睫毛眨呀眨,看得杜氏又是心头一软。康哥儿虽说才是侯府的世子,但康哥儿性子冷清,哪有顺哥儿这般小嘴抹蜜会说话,时常哄得她心花怒放。

  不知不觉,她更疼小孙子些。

  “祖母,我想改名。”

  杜氏一惊,怎么好端端的想改名了

  “改什么名字啊你的名字可是你爹取的,你为什么想要改”

  顺哥儿嘴巴一扁,别人都说他爹鸿儒硕学很是了得,可是这取名一事还真没有他娘会取。听听他亲哥的名字,晏修同,取自千年修得同船渡之意。

  而他呢,叫姬庸。

  爹说中庸不显,方是处世之道。

  可是这个庸也是平庸的庸,平庸是什么,那就是没出息。

  都是亲兄弟,就因为哥哥先出生跟了娘,他出生晚随了爹。所以他哥就是千年修得同船渡,他就是没出息。

  他不干。

  他要改名。

  “名字是你爹取的,你要改名找你爹去,干嘛又离家出走。”

  晏玉楼闲闲地坐下来,一看端上来的都是顺哥儿爱吃的点心,不由得感慨她娘这宠孙子的劲儿,她小时候都没有这待遇。

  “孩儿是来找娘和祖母的,不算离家出走。”顺哥儿小声嘟哝着,要是找他爹有用,他至于离家出走吗他可是知道的,他爹最听他娘的话。要是他娘同意了,他爹不敢说半个不字。

  “娘,你帮我取一个呗,要和哥哥的名字一样好听。”

  晏修同在门外就听到弟弟的声音,冷清的脸上露出一抹无奈。十二岁的公子,正是青涩蜕变之时。个子抽长身量猛长,站在一起已与晏玉楼不相上下。

  姬庸一看到亲哥,越发觉得自己要改名。

  人说名如其人,哥哥那样的名字才能配得上和娘相似的长相。他长得像爹,理应也有一个配得上长相的名字。

  “娘”

  小孩子独有的嗓声将这个娘字拉得老长,晏玉楼不由得头疼起来。顺哥儿古灵精怪,要是不依他还不知要磨多久。

  “叫我没用,等你爹来,你自己同他说。”

  侯府的下人都知道,但凡是国公府的小世子爷一登门,国公爷必随后就到。是以,无论是厨房还是前院,下人们都心知肚明地忙碌起来。

  半个时辰后,姬桑登门。

  在姬桑面前,姬庸耍宝撒泼是不敢的。但此时是侯府,他有祖母撑腰,又有亲娘亲哥在一旁相助,胆子到底在大一些。

  支支吾吾将自己要改名的想法一说,姬桑不由皱眉。

  “庸字有何不好为父替你取名曾颇费一番功夫,深觉此字极好。你性子欢脱时常惹祸,这个字正好压一压你的性子。”

  一听自家父亲费了功夫才取的这名,姬庸的小心灵顿时被抚慰,觉得这名字虽然叫起来不太好听,但其中有父亲的苦心。

  当下小脸微赧,也不说话。

  晏玉楼同情地看一眼小儿子,要是顺哥儿知道他爹不过是随手翻开一页书就选了这个庸字,怕是还有得闹。

  晏修同摸了一下自家弟弟的头,“走吧,我带你去找安表哥玩。”

  姬庸高兴地从杜氏的身边蹦出来,一把拉着亲哥的手,“哥,快,咱们这就去”

  看着两兄弟拉着手一起告辞离开,杜氏笑得眉开眼笑。“这个猴儿,也就康哥儿能顺住他的毛,他最是听康哥儿的话。”

  可不是,眼看着哥俩相亲相爱,最是欣慰的便是姬桑和晏玉楼这对父母。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的情况又这么特殊,还真怕这两兄弟长大后离心离德。

  两个孩子都聪明得不像话,自小便接受自己父母身份特殊的事情。康哥儿不太爱说话,很好守口如瓶。而顺哥儿虽然话多精怪,在此事上也跟个锯嘴葫芦似的铁紧。

  晏玉楼欣慰之余,很是心疼。

  这对父母相互看一眼,自有两人才懂的情意流露。

  姬桑来了,自是要留饭的。

  侯府主子少,除了杜氏晏玉楼便是世子爷晏修同,再就是平儿安儿两兄弟。姬琬琰十年前就已再嫁,嫁得倒是不远。不过她嫁过去第二年就产女,紧接着不到三年连生两子,便不时常来侯府了。

  平儿安儿两兄弟也不怎么去看她,她已有自己的另一个家庭,丈夫儿女。对前头的孩子自是一日淡过一日。好在平儿懂事,也早就知道母亲不会陪着他们长大。他身为兄长,将安儿照顾得极好。

  阮从焕前年去世了,说是积劳成疾。源县在他的治理之下,沙化的土地复耕的有近千亩。百姓肚子饱了,对他是歌功颂德。

  他一死,晏玉楼毫不含糊地广告天下替他扬名。他死后名声极好,这对平儿和安儿的前程大有益处。求仁得仁,他既然只求千古留名。不管他曾犯过什么错,既然他做到了,晏玉楼并不会吝啬给他该有的名。

  一起用过饭后,姬桑便离开了,并未带走姬庸。

  姬庸在侯府住得自在,玩得是不亦乐乎,直到宫里的姬太后下旨到侯府。

  对于姬太后而言,姬庸就是她的命根子。

  八年前姬桑把姬庸抱回国公府,说是收养的孩子。可是这孩子长得跟姬桑一个模子似的,她就猜定是她弟弟在外面生的孩子。

  弟弟不与她亲近,可顺哥儿不一样。这孩子一口一个姑母的叫着,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对她笑,会说话后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好听,像蜜一样灌进她的心里。

  谁要是敢动顺哥儿,她跟谁没完。姬庸为什么横行宣京,养成一个看似花面佛实则恶霸的性子,这个姑母是幕后最大的助力。

  听到小太监跑来说小世子进了宫门,她心急地让嬷嬷扶她到自己宫外去等,也不管外面的天气有多热。等看到那挺得笔直的小身影出现,她夸张地张开手臂一把抱住。

  “顺哥儿,姑母的顺哥儿。让姑母瞧瞧,可是瘦了”

  姬庸撒娇地赖在她的怀里,让她看。

  她左看右看,愣地从姬庸婴儿肥的脸蛋上看出瘦了,当下脸一沉,“可是侯府那些人苛待你,不给你好饭吃”

  “姑母,他们哪敢苛待我,我可是姑母的亲侄儿,我爹的亲儿子。这宣京城里,哪里还有人敢给我脸色看。我最近瘦了,纯粹是想姑母想的。我一想到好几天没见到姑母,做梦都哭醒了呢。”

  姬太后一听,还是亲侄儿好,做梦都想自己。她的顺哥儿那可是国公府的世子爷,谅荣昌侯府的那些人也不敢为难他。

  “姑母也想顺哥儿,想得心都疼。快,快进殿,姑母让人备了你爱吃的樱桃冰酪。”【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