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都市小说 > 死对头爱上我 > 第67章幼稚
  晏琳琅的眼神开始躲避, 在她的紧盯之下终于抬头与她对视。脸上有些不自然,还有一些为自己方才失言生出的恼色。

  “我我都是自己瞎猜的”

  “什么时候知道的。”

  晏玉楼问着,同时心里放松下来, 方才有一瞬间她的神经是有些紧绷的, 不同于自己主动将身份暴露给别人,而是捂了二十多年的身份被人识破,那种感觉极为复杂。

  所幸这个是人琳琅。

  晏琳琅眼神飘忽着, 还是不敢看她。说实在的, 她原本也是乱猜的,不想还真让她猜中了。此时此刻,她不知道是应该高兴, 还是应该担心。

  高兴楼儿并没有想一直骗她,同时又替楼儿担心。

  “没有多久,你失踪之后我猜出来的。”

  刚开始楼儿失踪的消息传来,她是悲伤慌乱的。紧接着那个吴氏冒出来,还说怀了楼儿的孩子。听到这件事后她并不是高兴, 而是怀疑。她怀疑那女子动机不纯, 是别有居心。可是她都能看明白道理,没理由母亲看不清楚。

  母亲不仅留下那女子, 还将人护得严实连姐姐们都不让过问。这一点,将她心头的疑团扩大。刚开始她并没有怀疑到楼儿的头上,后来孩子出生了听说长得像楼儿, 她这才对楼儿的身份产生怀疑。

  他们姐弟二人自小感情很好, 以前没怀疑的时候自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人的心里一旦生疑, 先前的种种都过在脑子里过一遍。

  这一过,便能觉察出来许多的蛛丝马迹。

  比如说楼儿明明是不被礼教约束的人,却偏偏将男女大妨看得格外重要。不光男女大妨看得重,和一起长大的晏实等亲近的心腹也从不曾勾肩搭背。

  还有就是楼儿房里的那个采翠,每月的月事都要延绵近半个月。母亲对此事极为关心,还特意叮嘱灶下的人在这段时间内多做一些补血益气的膳食。

  一个下人,何至于让母亲亲自过问。

  如今想来,采翠月事近半个月的事情必是不实的。怕是和自己的主子月事离了几天,合在一起算的,担了气虚之名。

  最后就是楼儿的长相,楼儿生得实在是太好,好到令所有的女人都自惭形秽。

  “怎么猜出来的”

  晏玉楼会有此一问,是想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露出马脚,以后定然多加注意。晏琳琅也没有隐瞒,一一说了出来。

  末了,道“楼儿别怕,别人不是我。我与你自小一起长大,好到形影不离,也是这次才看出一些端倪。别人与你接触少,隔着云山雾罩定然不会有所怀疑。只是康哥儿的来历,你自己小心一些,莫要被人要挟上。”

  晏琳琅不知道康哥儿的生父是谁,自然会有这样的担心。

  “事情早已处理好,你不要担心。”

  听她这一说,晏琳琅放下心来。只以为她借种生子,已将那男人灭了口。放心的同时有些难过起来,觉得这样的楼儿比自己更加不容易。

  眼泪说来就来,一颗颗泪珠滚落,很快泣不成声。

  晏玉楼这厢还莫名其妙,怎么说着说着又哭起来。五姐莫不是受了四姐的影响,怎么也变成一个爱哭包。

  她无奈地轻抚着对方的背,“好琳琅,如今一切都好了,你哭什么”

  “我心疼你。你比我还不容易,先前我还爱在你面前使小性子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这么多年了,她从不觉得自己是可怜的,也从没想过会有人心疼自己。在这一刻,她突然发现她也需要被人疼着,被人放在心上。

  那个男人,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他的心里有她,这一点她能确定。但是他会心疼她吗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她唇角勾起了自嘲的笑。

  是她贪心了。

  “傻琳琅,我不苦。我说过会护着你,就一定不会食言。有我这个弟弟在,你贵为太后使些小性子又有谁敢说你一个不是。你且要记得,你是岳儿的母后,是大启的皇太后还是我荣昌侯府的姑奶奶。凭着这几个身份,你足可以蔑视天下所有的女子。你有任性的底气,千万不要委屈自己。”

  晏琳琅心下一阵感动,抹了眼泪抬起头。

  “楼儿说的是,有你护着我,我何必要看别人的脸色。再说那人再是会闹腾,再也作天作地我自有法子制她,她斗不过我的。”

  说到这里,她不自觉抬头挺胸一脸的骄傲,看得晏玉楼略有些好笑。这个她指的自然是宫里的另一位太后,姬太后。

  “你自是不用怕她的,她再能折腾也只敢小打小闹,大动静她也是不敢。”

  “我有楼儿的,我才不怕她。其实我有时候觉得她也挺可怜的,死了丈夫又没孩子傍身,可不得闹些动静出来让人知道宫里还有她这么一位太后娘娘。她这辈子的身份永远都是人家的女儿,不像我已为人母,只要她不出格我也懒得和她计较。”

  没有做过母亲的人,无论年纪多大只怕还将自己当成父母掌心捧着的娇娇女。

  “还是我家琳琅最大气。”

  姐妹二人相视一笑,眼中已没有先前的那种尴尬。

  她们在这城说到姬太后,姬太后那里也是在说她们。她倾诉的对象,自然是自己的亲弟弟姬桑。

  “你说说看,他怎么还能活着回来”

  姬太后不满地看着一言不发的弟弟,这个弟弟什么时候做事如此靠不住了。那么好的机会都没将人弄死,还让人活着回到宣京。有晏玉楼的荣昌侯府和没有晏玉楼的荣昌侯府那是两码事,这下延泽宫里的那位又要重新得意起来。

  这么好的机会都错过,以后哪里还能遇上。

  姬桑眉眼冷着,寒霜似的眼神像枝上挂着的积雪。看着冷飘飘的随时会落进脖子里,寒气久久不散,让人一直凉到心里。

  “臣早就说过,荣昌侯的事情与臣无关。”

  姬太后闻言,心里火又冒出来。这个弟弟整天到底在想什么背了那样的名声还没有把人弄死,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可知最近延泽宫的那位是如何对哀家的要不是先帝体弱,要不是哀家没得生下一儿半女,哪里轮得到姓晏的骑到哀家的头上如今哀家能依靠的只有你,你若是再和哀家离了心,哀家就真的没有日子过了。”

  “太后娘娘放心,臣答应过父亲母亲,此生一定保太后娘娘富贵安康。”

  姬太后心里更气了,他就是这么保自己的富贵安康的她在宫里天天受气,他不思量着给她出气,还一而再再三三的放过荣昌侯,分明是没把她放在心上。

  他出生的时候,她都到了出阁的年纪。她知道他不是母亲所出,是父亲从外面抱回来的,也不知什么样的女子生出来的,一抱回来就记在母亲的名下。

  一个外室生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国公府的嫡子,还继承了国公府的爵位。对于自己这个嫡出的姐姐,他有责任护着。

  “哀家方才说过,姓晏的处处给哀家气受,你要真是记得自己答应过父亲母亲的话,就应该替哀家出这口恶气”

  姬桑冷淡抬眸,看向她。

  “臣听闻太后娘娘前些日子与太妃们其乐融融,而晏太后近日思念先帝哭过几场,你们二人并无冲突,她是如何给您气受的”

  姬太后一噎,他这是明知故问。

  “她哭先帝就是找哀家的晦气”

  “晏太后是先帝的妃子,思念先帝是人之常情。太后娘娘莫不以为有人哭先帝,就是找您的晦气。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可是大大的不敬,对太后娘娘您的名声不好。”

  姬太后胸口起伏着,对于这个庶弟她打心眼里看不起。但对方的性子和手段以及现在的地位,又让她发怵。

  “哀家是先帝的发妻,她一个妾室有什么资格思念哀家的丈夫。”

  “太后娘娘别忘了,她是陛下亲生母亲。没有陛下,您哪里能做嫡母皇太后。”他垂着眸,根本不看上座的姬太后难看的表情,“早些年先帝的身体还能过得去,彼时要不是您私下的那些动作,哪里会有晏太后前因后果,皆是自己做下的,如今又何苦自寻烦恼。”

  姬太后难看的脸色渐渐泛白,他怎么知道的

  先帝年轻时,身体确实还算过得去。那时候她以为自己终能生下嫡子,怎么能看着宫里有人抢先一步生下庶子那些年,也不是没有妃子怀过孕,但是都被她悄悄处理了。

  要不是后来先帝的身子实在是油尽灯枯,她怎么也不可能让晏琳琅生下皇子。

  可是她的苦有谁知道

  “你现在是在质问哀家哀家那么做是为了什么哀家是为了信国公府,是为了咱们姬氏的满门荣耀。如今连你都来怪哀家,哀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倒不如早早随先帝而去,夫妻团团聚”

  要真是想死,早就死了,何必等到现在。

  分明是贪恋世间的荣华富贵,还想着像先帝及父亲母亲在世时一般众星捧月。孰不知江山更替,龙椅上的人都换了,父母更是早已作古,她还不曾认清事实。

  父亲母亲对他有养育之恩,他一日不会相忘。答应过他们的事情也不会食言,只在他在一天,他就会保姬太后一世的荣华。

  “太后娘娘若是无事,臣告退了。”

  “鹤之,你不想管哀家了吗”

  “太后娘娘,臣不会丢下您不管。但陛下年幼,眼下无论是后宫还是朝堂,都经不起太大的风雨。臣与荣昌侯或许时有意见相左,但归根究底,我们都是大启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太后娘娘与晏太后同为陛下的母后,正如臣与荣昌侯一样,理应万事以社稷为重陛下为重,望太后娘娘仔细思量。”

  姬太后又不蠢,这些事情她不是想不到,而是压根不愿意去想。她只想着她自己委屈,想着她一个人无夫无子在这深宫之中的可怜。所有人都希望她大度,希望她宽厚仁慈,谁知道她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苦楚。

  别人不理解她,自己的弟弟也不赞同。

  她越想越难受,等姬桑一出宫殿,立马伏着身子哭起来。

  姬桑是个冷清的人,仅有的那些温暖都给了心上的那个人,其他的人想在他的身上吸取温度,只会让自己越发觉得冷。

  心有所想,那个人便出现在眼前。

  晏玉楼刚从延泽宫出来,在出宫的路上与他狭路相逢。两人望向对方,晏玉楼暗剐他一眼,他眸色一暗。

  不远处的宫人偷偷窥望,各自心里犯起嘀咕。听说荣昌侯此次失踪是信国公所为,方才荣昌侯那一眼,像要杀人一样,难道真是信国公做的

  这下他们还不得斗得你死我活

  两位爷一对上,宫里的两位太后更是水火难容,他们这些奴才可就要倒霉了。宫人们各自暗自警醒着,打定主意以后更要小心当差。

  两人一前一后,晏玉楼走得快些,后面的姬桑也跟着走快两步。她要是放缓脚步,后面的人也跟着慢下步伐。

  情人之间往往会做出许多没头没脑的事情,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行为既幼稚又可笑。然后眼下晏玉楼却玩得兴起,一会快一会慢,时不时用眼角的尾光去看身后跟着的人。

  姬桑表情淡然,心下却是无奈得紧。当真是越发的幼稚,怕是康哥儿再长大一些,都不愿陪她这个当娘的玩这么无聊的把戏。

  偏生她还越玩越起劲。

  出了宫门,分别上了各自的马车。临上马车之时,她偷看他一眼,他正好看过来。两人视线相交,她调皮地眨了眨眼,随即恢复高傲不屑的模样。

  和从前一样,两辆马车在路口分道扬镳。

  他们走后,角落里走出一个人。董子澄的目光追随着侯府的马车,心里是无比的喜悦,侯爷真的回来了。

  侯府的马车被堵在路上,晏玉楼轻掀帘子。勾了一下唇,当真是巧得很,上次也是在这里堵住,不想此次还堵在这里。

  上次是湖阳公主要出远门,这次赶得巧,正是湖阳公主回京。

  一身紫狐毛斗篷的湖阳公主踩着车夫的背下马车,眼神瞄到被堵着的侯府马车,扭着腰走过来。

  一年不见,倒是变化惊人。瘦下来的湖阳公主模样十分的秀美,虽不是骨感的美人,但丰腴些的身段恰到好处。唯一的败笔就是脸上的妆容太浓,太过艳俗。

  晏玉楼下了马车,含笑见礼。

  湖阳公主的身后,跟着两位清秀的男子。看来这位公主在修身养性的时间里过得十分的丰富多彩,半点也不输在京中的逍遥快活。

  “前些日子听说侯爷出了事,本宫里还惋惜着。要是侯爷英年早逝,不光是本宫伤心,怕是这宣京城里的世家后院,不知有多少女子暗夜垂泪。”

  “多谢公主挂念,臣感激不尽。臣是大启的臣子,又受先帝重托。如今陛下年幼,朝中正值多事之秋,臣岂敢轻言个人生死。”

  “侯爷真是一个好官,大义灭亲处事公允,本宫远离京中都有所耳闻。本宫时常想念侯爷,日日思着念着衣带渐宽,侯爷可觉得本宫消瘦了”

  她一番做派,美目含情秋光暗送,一双眼睛胶在晏玉楼的脸上。这模样恰似迎风绽摇的花朵一样,恨不得引来一群的狂蜂浪蝶。

  晏玉楼微皱着眉,不自觉身体往后仰。

  一年不见,湖阳公主的性子越发的无所顾忌。在大街之上都敢这样行事放荡,私下里还不知是何等的狂浪。

  “公主确实清瘦了。”

  “那侯爷你看,本宫瘦下来美不美”

  自然是比以前美了许多,只是这样的性子纵有好看的皮囊又有什么区别,只怕是仗着美貌更加的行事不管不顾。

  见她不回答,湖阳又逼近一步。浓郁的香气熏得晏玉楼有些不适,这是抹了多少胭脂水粉,才能有这样浓烈的香味。近在咫尺的那张脸显然敷了好几层粉,厚到面上的粉都浮了起来,浮粉之下可见淡淡的皱纹。

  “侯爷,本宫美不美”

  “公主自是美的。”

  “哈哈,本宫终于美了。你知不知道,本宫从小到大就盼望着能在别人口中听到一个美字。如今终是如愿了,本宫实在是心中欢喜。”

  她的眼神突然空洞起来,隐约有些水光。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她又变成了那个令人不喜的湖阳公主。

  “若是你我初时在此刻,侯爷可愿娶本宫为妻”

  这没头脑的一句话将晏玉楼问住,恭敬地回道“公主莫拿臣打趣,臣惶恐。”

  湖阳公主大笑起来,那眼里的水光终是挤了出来,被她不在意地拭去。“本宫与侯爷开玩笑呢,看把你吓的。”

  这世间礼法严明,男女之间可没有这样开玩笑的。这位公主的性子真是越来越古怪,怕是性情更加变本加厉。心里正想着快速脱身之法,就见贺林脸色不太好地走过来。

  “臣一直等着公主,半天不见公主回府,原来是碰到侯爷了。”

  “本宫与侯爷好些日子没见,自是有些话要说。你等着便是,何必出来。”

  贺林讪讪,“外面冷,臣担心殿下的身体。”

  “算你会说话,我们进去吧。”

  湖阳公主手一抬,原先跟着的两位男子中的一位立马将手背伸过去,让她搭扶着。贺林跟在后面,眼神差点将他们盯出一个窟窿。

  主子们进了府,堵着的路很快疏通。

  晏玉楼若有所思地回到侯府,还未到杜氏的的院子,便听到那边传来一阵热闹的声音。心下了然,不由加快脚步。【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