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网游小说 > 七零之男配不做老实人[穿书] > 024 男配不做老实人
  怎么会不想回城工作王永贵这么问, 肯定是有他的目的。

  李曼也不是傻子, 这些年,为了一个病退或者招工的回城指标, 不少女知青不惜牺牲自己, 作为交换的筹码, 她纵使没有吃过猪肉, 也见过猪跑。

  这个王永贵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

  “你若是想回城, 就好好把握机会。”他的手趁机又在李曼肩上蹭了蹭,意思再明显不过。

  李曼没有躲,却也没有点头。这是一件大事, 容不得半点轻率和匆忙,她需要回去再考虑考虑。

  像她这样又舍不得孩子,又想套狼的, 王永贵见多了,他像是欲擒故纵似的把手收了回去,没有再过激的举动。

  张天河站在旁边始终目不斜视, 他这把年纪, 当然是什么风浪都见过, 这种事情你情我愿,没有在公众面前太过出格, 他也不好上前阻止。

  为尽地主之宜,张天河把王永贵叫回了家里,这场晨会算是就此结束。

  郭有富因为佯装腿病, 没有去开晨会,但是消息自然也是传到他耳朵里,在听到学历就不符合要求以后,他差点牙关咬碎。

  也许是更加明白了招工的难处,所以李向阳这道关系,他不可能轻易放弃。

  那日因为沈云和的捣乱,李向阳也并没有与他去清水塘约会,他哪里能够甘心,便想着法子,打算再约一次。

  张天河早些就下了通知,大队里为了迎接知青办领导视察工作,决定放一场露天电影,名字叫做鲜花盛开的村庄。

  在这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放一场电影能够引起极大的轰动,看什么都已经不重要。

  对于郭有富来说,放什么也确实不重要,他不过是想借着大家都出了家门的机会,再去会一会李向阳,争取一次性把他俩的关系确定下来。

  所以前两日,他还让李曼从县城里带了一瓶橘子罐头,不用多说,当然是用来讨好李向阳的。

  放电影的这天傍晚,刚下了工不久,周边三个村的村民们都顾不上吃饭,揣着干粮带着小板凳,一起汇聚到大队部的广场上,唯恐去的迟了,占不到好的位置。

  李喜春是队长,当然要早早的前去维持纪律,家里的劳动力们吃完了饭,把碗一丢,也早早的去了大队部的广场。

  李向阳是最后一个走的,因为吃了饭以后,她还要洗碗抹桌,收拾家务,毕竟这个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不要正式出工。

  刚出了门,她便被郭有富拦住,“向阳,怎么这些日子你都好像躲着我似的”

  李向阳脸皮薄,连忙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四处张望。

  郭有富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不用看了,周边的人都去看电影去了,还有谁待在屋子里不出门”

  确实,周边几间房子,通通都是大门紧闭,没有半点烛光。

  李向阳放了心,才回复他“我哪有躲着你,那天不是被沈云和撞着了,我要避避嫌嘛,你怎么没去看电影”

  这一问,正中郭有富下怀,“我当然是为了等你。”

  “你等我做什么”李向阳明知故问。

  有了沈云和这一出,她做事也格外小心起来,虽然郭有富的条件十分符合她的要求,但也没有上竿子往上贴,毕竟他们这段关系,相处的时间还不是那么久,如果因为这样而被别人说了轻浮,反倒是得不偿失。

  “我等你,当然是为了看看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日不见,我对你的思念已经恍如隔世。”郭有富好歹读过几年书,也看过一些其他的课外书籍,这种酥麻的情话,张口就来。

  李向阳是极好这一口的,哪个少女不怀春,又有哪个少女不喜欢浪漫,一个城里的男知青,向她说着深情款款的情话,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若是我一直不见你呢”她故意为难。

  “若是你一直不见我,我便一直等你,等到你见我为止。”郭有富定定的看着她,眼眶里满是柔情。

  其实要问他对李向阳的感情有多深,他也具体回答不上来,不管李向阳是否读到了初中,是否在家里受宠,但她终究是个乡野村妞,只会烧火做饭,上不得台面。

  若不是因为她有一个当队长的爹,他固然是瞧不上的。

  不过他的这番内心活动,李向阳当然不会知道,她已经全然被感动,“是真的吗我是村里的姑娘,不如城里姑娘精致,你究竟喜欢我哪一点”

  她是真的动了情,便真心渴望自己心仪的人,能够把她捧上天。

  郭有富当然不会辜负她的期待,“我喜欢你的纯真善良,喜欢你的朴实能干,更喜欢你像花儿一样笑着的脸庞,不管你是村里的,还是城里的,喜欢你的那颗心,不分地域、不分时间,全都只为你而心动。”

  趁着李向阳眼含泪光感动的劲,他从兜里掏出那瓶橘子罐头,塞进她的手里,“前些日子,我托知青同志从城里带回来的,你拿去甜甜嘴。”

  也就是顺着这个递罐头的动作,郭有富把李向阳的手握在掌心,慢慢的搓揉着,他的嘴也轻轻靠近对方轻颤的嘴唇

  就在两唇即将相碰的一瞬间,李向阳大概是过于害羞,快速的一别头,错开了他的唇瓣。

  “有富哥,我,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她的声音里又是慌乱又是无措。

  郭有富怎么会放过这样难得的机会,伸出手抚了抚对方有些凌乱的头发,然后趁机扣住她的后脑勺,断了她逃跑的去路,然后不管不顾的吻了下去。

  而在另一边,沈云和也并没有急着去看电影,而是关好了门,进入了空间。

  这些日子,他借着寻猪草的机会,集了不少酒曲原材,今晚要做的便是将这些原材与面粉和在一起,揉团发酵,毕竟新的一批粮食即将可以收割。

  等他将这些事情做好之后,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沈云和做了简单的收拾,便点了火把,前去大队广场。

  此时电影已经放了一半,前边的位置是别想了,他刚想往后面走,夏栀便看了过来,在一堆人里向他招手,然后又指了指身旁的矮凳,看样子是给他留了位置。

  盛情难却,他只好猫着身子在她旁边坐下。

  这个时候看电影,不像是后世在影院里,不可以出声,除了不要遮挡别人以外,其他的都无伤大雅,毕竟村民们看电影,一大爱好就是说剧情吹牛皮。

  “知青们都是坐在前面的,你一个人怎么来这么晚”夏栀端起脚边上的搪瓷缸,用眼神询问他要不要喝水。

  “我收拾了一下猪栏,来晚了点。”沈云和理所当然的拿猪当借口。

  他这才注意到,第一排坐着的全都是面容相对比较白净的男男女女,一看就不是土生土长的村民,这其中还有好些人还是分配时在公社里见过,后来便没有再打过照面。

  他跟谁都不太熟,自然也没有想上前去找谁叙旧的想法。

  张天河和石屋村村长黄有非一左一右陪着王永贵,坐在人群最中间,有说有笑的,不知道在谈论些什么。

  “电影演到什么情节了”他虽然对电影不感兴趣,但是夏栀看上去兴趣颇浓,他也就随意的问了问。

  果不其然,夏栀态度热情,脸上都是投入,“正好演到金炳哲退伍回家,要建设家乡呢。”

  而坐在一旁的李曼,已经心神不宁了大半个晚上,借着夏栀说话的机会,她没好气的嘟囔,“看个电影,有什么好说的,嘴巴说个不停,也不怕影响别人”

  夏栀当然也不干,就故意气她,“怎么的,我就要说了,有本事你将我嘴巴缝起来”

  换做往日,两人肯定要来回互怼几个回合,但是李曼却奇怪的没了声。

  夏栀全当她是发神经,见对方不说话了,她也乐得清静,双手托着下巴,乖巧的观影。

  但是沈云和却注意到,李曼的眼神总是往中间位置瞟,有时王永贵不经意的看过来,她便会急急忙忙的收回眼神,将目光扭回屏幕。

  不用多说,两人之间肯定有些猫腻,不过这些也跟沈云和没关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还是少插手比较好。

  大概是因为沈云和多看了两眼的关系,李曼害怕露出破绽,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竟然硬生生的,没有再往中间多看一眼。

  她坐住了,王永贵却坐不住了。

  “两位老村长,我失陪一下,都说是深入知青队伍,当然要跟知青们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情况。”他找了个恰似没有丝毫破绽的理由。

  一个知青办的副主任,说起来算不得有多少实权,但是当官的,总有几个当官的朋友,他下来调查情况,若是说几句村里不好的,年底要是取消了村里的评优,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张天河与黄有非深谙此道理,当然不好阻拦,连忙应声附和,“王主任果然是做实事的,太负责任了。”

  很快,王永贵便搬着小板凳过来了,笑眯眯的站在李曼与夏栀中间,“两位知青麻烦挪一挪,给我留点位置。”

  他看似平易近人,但位置的选择却极有讲究,两边都是女知青,丝毫不妨碍他两边占便宜。

  夏栀刚想起身离开,却被沈云和拉住,“你坐我这边,我坐你的凳子。”

  这样一调,沈云和就坐在了王永贵和夏栀中间。

  说完,他又朝王永贵憨憨一笑,“主任鲜花簇拥,怕引人误解,我就在旁边当一回绿叶,主任应该能理解我的用心良苦吧”

  从上午那次晨会开始,王永贵就已经注意上了夏栀,比起相对乖巧顺从的李曼,夏栀这带刺的,好像更有味道,正想趁机套个近乎,没想到沈云和却一点眼力架都没有。

  但在场的知青和村民这么多,王永贵也不好发作,只好违心的笑着点头。

  “你们一群小姑娘,听说下乡时间还不久,在这里生活可适应”几乎是一瞬间,王永贵化身贴心老大哥,开始询问生活上的困难。

  李曼有些忸怩,她没有想到王永贵这么大胆,但她也不敢得罪人,态度恭敬的回答“刚开始来这里时,确实特别不适应,时间久了也就好了。”

  “都是革命儿女,投身农村建设,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工作是一样的,不管是我们做领导的,还是你们踏实做事的,一样光荣。”王永贵的套话,乍一听起来格外的有深度。

  当然隔壁村也有个把男女知青,是有意讨好领导的,搬着小板凳,一副认真听话的样子凑了过来,眼神看着他,仿佛看着光辉的理想,频频点头。

  一场电影,没有很久,很快接近尾声,大家等到字幕放尽,意犹未尽的散了场。

  夏栀怕回去时遇上王永贵,所以在大家尚未离场时就已经提前走了,沈云和怕他和汤桂美两个女孩回去不安全,便主动承担了临时保镖的任务。

  毕竟是众目睽睽,李曼也不好单独留下来跟王永贵多说什么,拿起板凳就跟对方告别“王主任,我先回去了,您早点回去休息。”

  王永贵也站起来,单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时间还挺早,今儿十六,月光不错,许久没到你们生产队看月亮了,我等会儿还要去清水塘边坐坐。”说完,又投给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李曼笑了笑,没有回答。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不要再直白,这摆明了是告诉她,他在清水塘边上等她。

  怕她不理解似的,王永贵又补上一句,“我明天就要去石屋村了解情况了,过了今晚,这清水塘的风光,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了。”

  李曼往前走的脚步顿了顿,心里跳得厉害,王永贵的意思是,她若想做点什么,便只有今晚有机会了。

  回想起在乡下的这些日子,她插过秧,种过地,担过粪,拔过草,什么苦活累活,曾经没做过的全都做了个遍,再想想在城里吃商品粮的日子,那简直是如梦幻一般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眼前这个机会,有多珍贵,她不是不清楚,她才来四个月,下乡的日子不知道还要熬多少年才能熬出头,她狠了狠心,必须要回城。

  这个王永贵,便是她的贵人。

  等想通这一点,李曼的脚步也快了起来,几乎是连走带跑的,回了借住的社员家里,匆忙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借口有东西落在了大队部放电影的广场,又匆匆出了门,直奔山上的清水塘而去。

  十六的月光,照在地面一片皎洁,不至于看不清路,她仿佛怕自己反悔,又像是怕被别人发现,一路疾行,很快便到了清水塘的旁边,此时王永贵还没有来。

  清水塘在干旱时便充当村里的水库,所以两旁不仅修了围栏,还用石板砌了几个临时休息的长凳。

  李曼一手扶着胸口,人都有点虚了,只好靠在围栏上,目不转睛的盯着清水塘的水面,企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就在她快要坚持不住时,一个嬉笑的声音传来,很快她便被搂入一个充满汗味的怀里。

  “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分得清孰轻孰重。”王永贵话语里都是笑意。

  每一年,很多知青办的领导都不愿意下乡来做这个知青情况调查,以及招工的评定工作,刚开始时,他也是这样万般不情愿的,只是在有一年,他尝到了主动投怀送抱的滋味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能够和这么多城里的知青姑娘,有这么一段,想来也都是无憾。

  最重要的是,这种事情毫无风险。他首先是遵循自愿原则,哪怕有过利诱却鲜少威逼强求,而且大部分迈出这一步的女知青,基本上他都送回了城,所以更不可能东窗事发。

  “我若是从了你,回城的事情”李曼双手紧紧的抓住衣领,寻求一个承诺。

  她已经想好了,等到以后回了城,这件事就装作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了,等嫁了人,她便一口咬死,绝不承认。

  王永贵这种事情一回生二回熟,知道如何安抚对方不安的心灵,“你放心,回城的事情就交给我,毕竟我也不希望我们以后再见面。”

  说完,他单手拍了拍李曼的后背,算是给她注入了最后一股勇气。

  李曼紧紧的咬着下唇,终于缓缓地松开了紧抓着衣领的双手。【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