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都市小说 > 茅山后裔 > 正文 兰亭集序 第二部 兰亭迷踪 第二十六章 云凌子
  这一年多以来给罗氏看病抓药银子花了一大半常氏咬着牙用最后十几两银子买了一间房子开始靠编草帽养活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老大叫丁瑞岐老二叫丁瑞宗老大丁瑞岐一来脑袋瓜不如弟弟好使二来念着自己是哥哥年纪小小便开始走街串巷卖草帽(自从罗氏死后两个孩子开始管常氏叫奶奶常氏虽说腿瘸但手却很巧草帽编的不错自己腿脚不好便在家编让丁瑞岐拿出去卖)从牙缝里挤钱让弟弟去学堂念书希望弟弟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丁瑞宗虽然继承的他爹丁一的聪明才智但脑袋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自从当年亲眼看见他爹丁一惨死的时候丁瑞宗便萌生出一个念头:如果没有那些邪门歪道的玩意或者当时自己有本事除了那些东西那老丁家将会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

  咸丰六年腊月老太太常氏积劳成疾患了风寒没多久便死了兄弟俩用最后的一些积蓄葬了常氏(常氏虽说没像罗氏一样一病就是一年但请郎中抓药也没少花钱)便开始盘算以后怎办当时老大丁瑞岐仍希望弟弟能继续念书以考取功名但葬了常氏后兄弟俩已身无分文丁瑞岐自己也明白奶奶没了再想靠编草帽供弟弟念书是不可能了况且此时天下已乱纹银数十两即可捐得功名黄金十锭更胜似寒窗十年如此世道。考取功名又有何用?

  一番商议以后兄弟俩决定托以前同村的常老港(此人在一家茶楼当火工)帮忙在茶楼找个帮工先干着等有机会再行打算。

  说实在的一间茶楼用不了多少帮工。兄弟俩苦苦哀求茶楼的吕掌柜的才勉强都留下但没有工钱仅管两顿饭而已即便如此二人也很知足了。但好景不长茶楼因生意不好已经养活不起这兄弟俩了兄弟俩个只能留下一个就在兄弟二人发愁之际。茶楼来了个喝茶的老道大概四十来岁号称是武当山复真观左丘扬左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沈方卓此次来施恩是给县太爷家瞧病的。听说这人是武当山的道士丁瑞宗便来了劲头跪在地上就要磕头拜师这下可把沈道长吓坏了。听了兄弟二人的遭遇后沈道长眉头紧皱一来是为丁家感到惋惜。二来是吃惊常家营的鬼事丁瑞宗是个聪明孩子一看沈道长的表情有变化立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磕起了响头这沈道长此刻也动了恻隐之心虽说没答应丁瑞宗收徒的事。但想起此时观里正缺一个砍柴的杂役便把丁瑞宗带回了武当山。此时丁瑞宗并不算正式成为道门子弟。而仅仅是观里的一名柴米杂役。

  丁瑞宗走后没两年茶楼便关张了吕掌柜的看这丁瑞岐每天起早贪黑是个能吃苦的人心眼也不坏便提醒他年轻人应该志在四方指点他去汉口某生临走前还给了两吊钱当路费千恩万谢之后丁瑞岐便去了汉口在一家鞋店里当了学徒鞋店老板姓吴有个独生女儿长的还算不错但却因翳子(白内障)而迟迟嫁不出去见这丁瑞岐人高马大能吃苦心眼又不坏便想把女儿许配给他丁瑞岐自从娘死以后就没过过一天能吃饱的日子本身就自卑的很这等好事怎能错过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吴老板的要求在吴家当了倒插门的女婿把吴氏娶过门以后问题又来了不论这丁瑞岐如何努力这吴氏就是不怀孕这可把丁瑞岐急坏了弟弟去当了道士恐怕是不会有后了而自己倘若再生不出孩子这老丁家不就绝根了吗?(丁瑞岐认为道教与佛教差不多入了道门就不允许结婚了但实际上大多数道教派别对婚姻持有很积极的态度道教早期经籍《太平经》更有“阴阳不交乃绝灭无世类也”的说法。)

  日复一日比丁瑞岐还着急的是吴掌柜因为在旧社会女子无后则犯“七出”之条丈夫是随时有理由修妻的这吴氏天生翳子本就犯着“七出”中“有恶疾”的忌讳此时若在加上一条“无后”就算闹到衙门丁瑞岐也占理啊故此这吴掌柜对这丁瑞岐可是百般照顾言听计从来买鞋的人大都以为吴掌柜是伙计进门直接问丁瑞岐喊掌柜的。

  丁瑞宗到了武当山以后开始只是干些上山砍柴、淘米洗菜一类的杂活但其生性聪明天天偷观法事偷学武术有一次偷学武术时竟然被左丘扬真人撞了个正着。本来在观中偷学武术是道门大忌理当被逐出山门但这左真人问过丁瑞宗上山的来龙去脉后非但没逐其下山反而令带他上山的大弟子沈方卓收其为徒这时候的丁瑞宗才算正式入道光绪十八年左丘扬真人羽化沈方卓真人继掌教位丁瑞宗也便成了掌门大弟子就从那时起丁瑞宗取自号云凌子并开始以此号下山给老百姓治病驱邪。

  “啊!可算对上号了!”张国忠长叹一口气“左丘扬真人可算是一代宗师了难怪这云凌子的修为连家师都敬让三分原来如此!那他又为何会成为汉奸呢?”

  “张掌教云凌子并不是汉奸!”孙亭微微一笑“世人对他存在很多误解其实这云凌子忍辱负重只为杀敌报国而已最后却背上了汉奸的名号实在是道门一大悲哀!”

  “哦?愿听高见!”张国忠对这孙亭拉家常式的叙述仿佛很感兴趣。

  光绪二十年夏天云凌子感觉自己火候已到便准备去收拾常家营那个炼尸炉此时的常家营已经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了甚至传说十里外都能听见鬼哭衙门也曾经派人去查过但去了的没一个能回来的日久天长连衙门都不敢再问了。当时沈真人十分不放心云凌子只身一人前往常家营执意要派几个弟子随其一起去甚至想亲自陪徒弟去会会这个炼尸窑但却被云凌子一口回绝在凭着当年的残存记忆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之后云凌子只身去了常家营。

  来到常家营以后云凌子着实经过了一番死里逃生的折腾不过最后还是把那个炼尸窑给破掉了当云凌子带着炼尸窑的一块碎片回到复真观的时候沈真人真是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这个大徒弟当年那个茶楼跑堂的小伙子竟然一个人破掉了连自己甚至师傅左丘扬真人都没有十成把握破掉的炼尸窑而云凌子本人也因此事而名声大噪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提到云凌子这三个字都会竖起大拇指甚至就连龙虎山、茅山的当家的都因此事而专程到武当山拜会过。

  “有那么夸张?”张国忠此时对这个炼尸窑又刮目相看了“茅山的当家的也去了?当时…应该是…应该是马彦征真人吧?”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云凌子留下的书上并未记载。”孙亭道。

  “他也有书?”张国忠挣大了眼睛。

  “就是这个…”孙亭从古书堆里翻出一本不起眼的册子递给张国忠“这本《云凌晓志》就是云凌子所著与丁一的《晓辰遗志》一样这本书在记录云凌子毕生所学的同时也有其身世的叙事性记载包括破那个炼尸窑的方法上面都有但我看不懂。如果张掌教你对这东西感兴趣我可以把它送给你。”

  “哦?”张国忠迫不及待的接过这本《云凌晓志》一页一页的开翻在张国忠看来这本书与《茅山术志》有很大的不同《茅山术志》大多内容属于理论叙述而这本《云凌晓志》则直接以实际操作描述为主且五教八派逮哪写哪风水治病驱鬼镇邪应有尽有虽说叙述简单但实用价值却要比《茅山术志》高出不少。

  “如果张掌教想看这本书咱们可以暂时聊到这明天继续?”孙亭发现张国忠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这本《云凌晓志》吸引了。

  “不不…孙先生我很喜欢你的故事我想知道云凌子最后怎样了。”听孙亭这么一说张国忠也感觉有些失礼急忙合上书对着孙亭尴尬的一笑。

  这之后云凌子常年云游和哥哥丁瑞岐的联系逐渐减少到了民国的时候由于战乱两人的联系曾一度中断丁瑞岐一直没有孩子但并没有过修妻之想一来吴掌柜对自己确实不错二来这吴氏确实也够贤惠虽说自己看不见东西但其知道自己的男人爱吃花生便每天给丁瑞岐包花生吃这让丁瑞岐很是感动。光绪二十年的时候吴掌柜的患病而终临死的时候只有一句遗言就是希望丁瑞岐不要修妻虽说当时的气氛很悲哀但丁瑞岐还是差点被气乐了这么多年相濡以沫怎么这老丈杆子总以为自己时刻惦记修妻啊…

  光阴似箭时间很快就到了民国从前丁瑞岐也找人算过命但算出来的结论是有一旁嗣送终虽然不明白这“旁嗣”是什么意思但“有嗣”这个热火罐可足足让丁瑞岐抱了几十年后来随着自己年近古稀这生孩子的梦想也就破灭了年轻时都没戏这把年纪还生个屁啊但就在其心灰意冷的时候怪事出来了这一天晚上吴氏忽然闹着要吃西瓜这吴氏一辈子也没闹过要吃啥东西怎么这会想起吃西瓜来了呢?在丁瑞岐印象里城北好像有个瓜果摊上卖西瓜但每次都不多就那么几个要买还得赶早去所以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丁瑞岐便穿好衣服去给老婆子买西瓜…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