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玄幻小说 > 超级军工霸主 > 正文 第七百零五章 脉动式生产线
  杨弘毅和魏鸿坤所研制的dsi进气道自然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很想将这个在后世才得到大规模应用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冠以中国人的名字并永载史册就如同当年的“万山导轨”一样只要提到这个名字便会想起枪械上的“鱼骨排”所以他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用两位老专家的姓氏来命名。

  然而令卢嘉栋意外的是无论是杨弘毅还是魏鸿坤都坚决拒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其中自然有军工人员的保密制度但更为重要的是两位老专家的大公无私几十年来他们不为名不为利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千辛万苦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的就是能够让这个叫中国的东方古国能够重新焕发出昔日的荣光只要祖国能够富强他们愿意放弃一切哪怕是最为宝贵的生命!

  既然如此那小小的命名自然无法进入两位老专家的法眼相比之下他们更关心的则是这项极具潜力和价值的新技术在新机的应用效果能否达到理论预期对于这一点卢嘉栋也很期待但对于两位老专家拒绝也不免有些遗憾

  不过卢嘉栋这份遗憾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另一个更为震惊的技术成果所取代而带来这个技术成果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高新机项目的总设计师程远航只不过他这次拿出来并不是有关大飞机的技术创新而是一项对未来航空产业极具影响的生产工艺——脉动式生产线

  “当年在美国的时候看着汽车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就觉得很震撼后来在他们的船厂里也有类似的生产流程所以我就在想咱们飞机制造能不能也能搞出一种流水线式生产方式!”

  江左省长州市郊外刚刚完成厂房改造的飞机修理厂内卢嘉栋站在宽大的飞机总装厂房内看着面前的一座高大的移动式飞机组装台微微有些出神以至于程远航的话都没有怎么听得清楚;

  虽然已经有了先前杨弘毅和魏鸿坤所研制的dsi进气道的惊叹但当有些粗糙的脉动生产线映入他眼帘时卢嘉栋还是为不免被深深震撼了一把要知道脉动式生产线可是世纪之交航空工业革命性的技术成果;

  相较于传统的机库是飞机生产线脉动式生产线不但将原本凌乱的工序和零配件供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将飞机装配合理的分化成工时相同工时相等的几大步骤

  正因为如此飞机生产便如同汽车流水线一样工人们只需要专注于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相关部件的链接和固定如此一来工人的劳动强度得到大大简化生产的专业性也随之增强

  生产效率也就此成倍提高当几大组装部分联合在一起在相同工时下同时完成组装整个生产线便如同人体的脉搏一样向前跳动一次如此循环往复当飞机走完最后一站装配平台时便可以展翅翱翔直冲九天

  美国从二战时期便开始研究飞机流水线作业六十年代末波音737投产时当时的波音公司曾试图利用工业流水线作业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只不过由于当时的工业能力还无法支撑起庞大的流水作业所以并不成功;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大量应用使得整体优化的和配比可以完美的实现于是脉动式生产线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第一条脉动式生产线依然是波音公司缔造的并应用于美军“阿帕奇”直升机的装配生产;

  在深刻的体会到脉动式生产线的高效与有序之后波音公司便将这一生产技术应用到民用客机生产当中先是波音737紧接着波音777当最新锐的波音787建成投产后所使用的生产线正是全新的脉动式生产线其极致的高效可以保证两天便有一架波音787组装完成并交付用户!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看着波音的脉动生产线也是眼热不已于是在美军f—35投产之际也建成自己的脉动式生产线整整十五个装配平台如同灌香肠一般连续不断的向前运动以每天完成一架的速度向美军提供最新锐的第四代战斗机

  程远航曾经留学美国并得到波音、麦道等航空制造巨头的认可虽然并不清楚后世的情况但却亲身经历了二战时期美国航空业流水线改造的历程也正因为如此在他心里始终存着一份飞机流水线情节并为此构建了一些基础性的架构;

  恰在此时为了提高高新机平台的可靠性改善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运十平台的主攻方向于是程远航便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份架构在经过一番整理和修改后便形成了今天卢嘉栋看到的简易脉动式生产线:

  “我们经过测算以检修海航的歼六为例利用新式生产线效率提高了15%成本降低了12%合格率已成了11%”

  “已经很了不起了很了不起了!”

  没等程远航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由衷的赞叹着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没有方面快捷的网络更没有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只依靠各平台班长们的小红旗、对讲机、小哨子以及蚂蚁一般仓储人员的往来运送;

  这个简单的都有些简陋的脉动式生产线却依然爆发出惊人的生产效率或许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会嘲笑这条生产线的落后会讥讽中国人是在飞机制造领域运用人海战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只有中国人才有这样的品质和毅力来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只有默默无闻却伟岸非凡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才有这样的智慧去创造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壮举!

  眼前的脉动式生产线便是一个最好的范例诚然它的自动化并不高信息化也不足在工种和工序分配上也有不合理之处但正如卢嘉栋在谈论新式多用途战机时说的那样我们所需要正是一个可以不断更新升级的平台如果说新式多用途战机是支撑军队战斗力的平台那么脉动式生产线何尝不是支撑整个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平台呢?所以卢嘉栋的这句“很了不起”并不夸张反而却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卢总您的评价太高了!”

  卢嘉栋是觉得这条生产线很了不起但程远航却还是有些不满足正因为如此在卢嘉栋话音渐落之际这位头发斑白的老航空人微微摇了摇头不无遗憾的说道:

  “这条生产线的整体理念是好的但自动化程度却并不高很多地方需要人工处理免不了会出现些错误我见过现代化的美国自动生产线其生产效率至高产品完成度之好出品速度之快根本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我们现在不能不等于将来不能!”

  没等程远航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笑着把话头接了过去随后深受摸了摸有些冰冷的移动式组装架又轻轻的拍了拍尚有余温铆钉机旋即转过头看着稍显落寞的程远航:

  “只要咱们敢想敢做就有办法能实现就如同杨所长和魏教授研发的‘蚌’式进气道一样材料研究所的复合材料只能满足这种进气道的最低结构强度要求至于其加工难度更是无法想象

  但我们还是尽可能的采用这项新技术至少它能够倒逼材料方面的进步高精度加工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或许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掌握这项技术但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将来一定会实现理想中的目标这条新式生产线也是一样关键是咱们能不能够坚持敢不敢做下去”

  “现在不能不等于将来不能关键是咱们能不能够坚持敢不敢做下去”

  卢嘉栋的话不停的在程远航的脑海中运转着就如同一架循环播放的幻灯机将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一遍遍的播放出来而存于他脸上的那份遗憾和无奈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消失换之是充满希望的微笑:

  “卢总您说的没错大型工业并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才能形成规模西方发达国家历经百年工业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我们只有不过区区几十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就如同老一辈人给我们打下那一片并不先进却十分完备的工业基础一样!”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卢嘉栋笑着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扫了一眼宽广的厂房默默的点了点头:“再过几个月新式多用途战机就要试生产了我相信这条生产线能够像脉搏一样将我们的新机源源不断的跳动出来”

  “放心吧卢总绝对没问题”【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