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锦衣状元 >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三章 亲历其中的旁观者
  五月初七。

  大礼议第一步在文官的上奏中开启文官想以这第一步即为最后一步。

  礼部尚书毛澄为首联合朝中六十多名文臣联名上奏以定陶王和濮王将儿子过继到大宗并以此为太子继位为例认为朱四是小宗过继到大宗当以孝宗为“皇考”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称呼蒋王妃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朱右杬时皇帝应当自称为“侄皇帝”。

  考虑到兴王就朱四这一个儿子朱四过继到大宗兴王就将“绝后”文臣也很体贴提出以益王次子崇仁王朱厚炫为兴献王之嗣主奉兴王之祀。

  为了保证第一步就是最后一步文臣更是提出“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简直是要把朱四追封父母的所有路径给堵上。

  朱四在朝堂上与毛澄据理力争但毛澄明显是被人拿出来当枪使的背后主导此事的自然是杨廷和。

  现在朱四虽然是皇帝但在大礼的问题上根本没有任何主导权再加上一群大臣跪下来表明这就是华夏自古以来宣传的“法统”朱四在自知没有能力反驳的情况下只能先忍气吞声。

  但把朱四气得够呛。

  ……

  ……

  朱四这边受了极大的委屈。

  杨廷和那边心情也很糟糕。

  一来是因为新皇在大礼问题上的执着让他感觉到这个小皇帝就好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二来则是因这两天涉及到奏疏批红之事朱四一改继位后前十多天事事都以内阁票拟为准的作派居然增加了很多个人意见而且每一个批复都好像有意针对内阁和六部让杨廷和很是着恼。

  “……介夫先前体元来问说是陛下对于仓储开销有异议令查年初象房和豹房开销之事体元很着急。”

  杨廷和出去与工部商议事情结果没等回内阁这边同为内阁大学士的蒋冕便急匆匆过来找他。

  蒋冕口中的“体元”是挂户部尚书头衔领总督仓场职务事的郑宗仁。

  在大明总督仓场是个很特殊的官衔隶属于户部但其相对独立宣德五年明宣宗命李昶以户部尚书衔专督其事后成为定制。此后或以户部尚书衔、或以户部侍郎衔均不负责户部事而专责管理仓场。

  郑宗仁只是挂“户部尚书”衔但并不是真正的户部尚书就好像入阁的大学士也会挂礼部尚书或兵部尚书等衔一样。

  杨廷和皱眉:“先前调拨钱粮不是说要从内府调拨吗?年初象房和豹房开销不是全都抹平了?”

  在大明户部和工部的大账上抹平是一种很常见的处理手法就是明明出现亏空或者结余但找到借口将其给平掉最后的结果就是这笔钱可以用作额外的调度就算有一部分被贪墨也不是不可。

  就是一种欺上瞒下的手段!

  只有高层极少数的官员知晓其中诀窍急用时可以调拨出来没用的话回头就逐渐去平府库历年亏空。

  蒋冕叹道:“却是有积压的河南布政使司的奏疏提到年初木石料等均沿运河北上未与河南黄河河工的账目发生交集如此与河南巡抚河工的上奏起了冲突陛下这才下旨问询仓储是否已悉数归仓这件事说来稀奇……都是一些旧账却不知被何人捅了出来!”

  说到这里不但蒋冕焦头烂额杨廷和也面色凝重。

  皇帝不是说很看重祭祀之事上来就说要修太庙和天坛吗?朝廷便借口说户部没钱修不起然后让朱四从内府拿钱出来修这样就等于是将皇帝的私人小金库给控制住。

  这件事本来天衣无缝毕竟在内阁看来年初那几万两石料和木料的账目已经抹平了不会出纰漏谁知河南布政使居然会在日常上奏歌功颂德的奏疏中提到助皇帝运送石料和木料其实就是想邀功却没想到正德帝已经死了这邀功的奏疏反而成为证据说明石料和木料根本不是用在河南河工上而是被运往京师。

  以至于连杨廷和都不知道下面居然有人捅娄子。

  杨廷和道:“此事可大可小乃何人朱批?”

  言外之意批复的奏疏上是谁的字皇帝的字迹跟魏彬等人截然不同还有个新来的张左字迹也都好辨认。

  “乃是陛下御批。”

  蒋冕回道。

  这让杨廷和很头疼。

  本来就算事情被人拆穿众多事互相间没联系也不怕一个刚登基什么都不懂的皇帝能明白其中诀窍谁知现在居然是皇帝亲自把这件事给拆穿了那事情就真如杨廷和所言“可大可小”。

  蒋冕有些担忧:“若是追查起来过去数年河工的账目有很多对不上只怕……”

  杨廷和皱眉:“就以陛下吩咐来查查到如何模样只管报上去此事到朝议时再说。”

  既然事情“可大可小”杨廷和觉得自己可操作的空间很大到朝堂上廷议就说因为花出去的钱跟很多运输上的事对不上或是因为有前后信息差……总之能给搪塞过去。

  ……

  ……

  大礼议在朝堂上出结果之事朱四当天就遣张左告知朱浩。

  张左双目满是血丝显得很疲累:“朱先生您还是早些想办法让陛下可以安全进出皇宫这样……也免得下面的人来回奔波不是?”

  唐寅笑问:“张公公这点辛苦就受不了了?”

  “不是啊唐先生你是不知最近陛下有多勤奋每日批阅奏疏都到很晚朱先生给的条子又要在上朝之前看清楚若是陛下能亲自见到你们两位能省下不少事。”

  张左显然是在找借口因为他觉得自己太累了长期坚持下去身体熬不住。

  朱浩道:“陛下要出宫从东华门走目标太大臣僚入宫多走东华门不如就从西华门出入另外在西安门外设置一个官所无须太远每次陛下出宫时让朱指挥使亲率兵马护送如此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陛下出宫还要让锦衣卫随行?会不会……目标太大?”张左有些疑虑。

  说好了秘密出宫怎么弄到最后还要搞个大阵仗出来?

  朱浩摇头道:“若是护送的人少了陛下出宫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还得恪守基本的礼数但也不能让陛下身处险地再便是让袁侍郎的居所往那边靠一靠若是真有大臣得悉陛下就推说是出来找袁侍郎商谈国事。”

  张左瞪大眼看来又要把袁宗皋推出来当枪使啊!

  虽说现在跟袁宗皋一致对外但能暗地里坑袁宗皋一把张左想想心里都一阵舒坦。

  让你老袁过去两年把我压得死死的现在陛下要出宫若被大臣知晓定要找个由头不让你当替罪羊谁来当?

  难道告诉天下人陛下出宫是为了找昔日同窗好友朱浩问策?

  “好好那咱家回去后就跟陛下说。”

  张左道“那议大礼之事……”

  朱浩笑道:“不用着急陛下登基日短这件事可以等时间推移而水到渠成不如先考虑用重金贿赂一下杨阁老和毛尚书。”

  “啊?这……管用吗?”

  张左没想到朱浩会出这么“下三滥”的招数。

  皇帝贿赂大臣?

  还是直接贿赂始作俑者杨廷和跟毛澄?

  这肯定不好使啊!

  朱浩道:“计不在成而在心诚以此也让杨阁老和毛尚书知道陛下用意有多坚决不以如此缓和方式告知难道非要每次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彼此给个台阶下不至于撕破脸。”

  张左恍然道:“对对对给重金相贿也算是陛下表示诚意真要事成的话非得杨阁老和毛尚书松口真松口多给一些金银财帛又算得了什么?朱先生通晓人心佩服佩服。”

  ……

  ……

  张左立马回去报告。

  唐寅望着张左离开的背影摇头叹息:“你现在说什么他都说你对也不知现在的朝堂是陛下做主还是你在做主。”

  朱浩脸色一肃:“话可不能乱说。”

  唐寅笑道:“不过贿赂大臣……这主意亏你想得出来任何作用都没有徒惹人耻笑你就不怕让陛下面目无光?”

  朱浩道:“陛下太强势也不是好事我这是在给陛下塑造一种可通融的亲民形象做事要有目的性有时候不一定为了事成能达到别的效果也行。”

  朱浩没好意思说我不过是按照历史教朱四做事。

  历史上第一次大礼议被驳回后嘉靖皇帝就是以贿赂毛澄等人的方式试图说服他们最后虽然事不成但毛澄等人还是做了一定变通或是感觉到皇帝都用到贿赂这种极端方式了让皇帝没面子对大臣没好处。

  皇帝颜面无光应该担心的人不是他朱浩而是令皇帝丢面子之人也就是毛澄等被贿赂的当事者。

  皇帝都要下作到给你们钱财让你们通融了你们还好意思坚持下去?到底谁是君谁是臣?你们以后还想不想当官了?

  “这几天我帮陛下批阅奏疏方略和言辞等都略显激进估计陛下在朝堂上要遭受考验了希望陛下真的看了我列的单子不然被杨阁老他们突起发难圣颜更是挂不住啊。”

  朱浩笑了笑。

  如同旁观者隔岸观火。【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