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清当太子 > 第146章 开放台湾
  李光地不仅是老臣,而且也是康熙爷的粉丝头子,康熙爷对其自然是十分宠信的。他的这番奏对,说到了康熙爷的心坎儿里。康熙爷自然极为受用。于是便顺水推舟,说道:“自古君臣之义,必上下一德相承,是能上感天心。当此抗旱之际,我君臣应上下一心,时时处处以万民为念,方可期甘霖早沛。”

  此话一出,一众大臣便彻底的松懈下来。康熙爷扫了殿中的一众大臣一眼,说道:“皇太子胤礽上疏请准福建灾民入台,并且开放入台限制。不知诸位臣工对此有何异议?”

  一众大臣刚刚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康熙爷竟然又抛出了一个这么大的议题。这显然完全颠覆了朝廷对台的政策。

  要知道朝廷为收复台湾仅仅是迁界禁海,就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根本就无法估量,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即便是三藩之乱所造成的损失也远远赶不上收复台湾。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上下所有的满汉大员都一致的支持对台湾采取极端变态的抑制政策。就怕台湾再次成为反抗朝廷的基地,因为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况且重开海贸之后,海贸的巨额利润使朝中大员,王公亲贵纷纷插足,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可以说满朝的文武大员都是既得利益者,谁也不愿意本来能到手的银子飞了。

  胤礽的这个建议完全就是全面开放台湾。要知道台湾孤悬海外,朝廷的控制力量极其薄弱,谁敢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郑家?到时候难道再来一次征台?

  可是康熙爷居然把这个问题在朝会上提出来讨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支持还是反对?所有的大臣都在心里琢磨开来。

  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郭靖率先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兴一利必生一弊,朝廷自收复台湾以来对台政策始终如一,这么多年下来天下太平,足以说明对台政策是有效的,正确的。如果妄加变动,恐怕会徒增变数。臣以为稳定才是台湾的首务。”

  一众大臣听完心里都是暗叹,这郭靖果然头铁。竟然敢用康熙爷自己的原话。如果康熙爷改变对台政策,那他说过的话岂不就成了放屁?

  这番奏对实在是太过惊心动魄,谁也没有胆子站出来附议或者是提什么意见,一个个都闷声不语。他们可不傻,没风险那才会附议。对于这个郭靖还是算了吧,指不定就成了他的替罪羊。

  郭靖虽然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却偏偏清廉如水。即便康熙爷对他再不满,也不会发作于他。对于他们这些人,那可就不好说了。

  康熙爷听到郭靖的这番话,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因为郭靖这些话说的确实对,台湾的稳定显然要比开发和发展要重要的多。不过这老小子竟然敢用自己的话来堵自己的嘴,特么的,当真以为朕好欺负?即便这样康熙爷也没有发作,只是默不作声的看着。

  此时上书房大臣马齐站了出来,沉稳的说道:“启奏皇上,在臣看来朝廷对地方的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台湾孤悬海外,维稳为先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太子近年所做之事,每一件都是卓有成效的,改变对台的政策,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臣听说太子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将远洋水师训练成了一只威武雄壮,军纪森严的虎狼之师。拥有的战船亦是火炮百门,载员过千。如此一来,台湾既无不稳之患。朝廷征台时,所耗巨大,难道眼睁睁地看其荒芜?

  福建和广东皆是民众而田寡,而台湾却是刚好相反,肥沃之地没有人开垦,只能任其闲置荒芜岂不有伤天和?岂不有伤皇上爱民如子之心?”

  马齐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噶敏图便立刻站了出来。“马齐大人所言甚是。台湾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一旦放开限制,沿海无田可耕,无工可用,无食可觅之民必欣然前往。不出几年定然兴旺发达起来,朝廷只需派遣官员治理便可巩固下来,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等两人说完后,朝堂上便一片安静。康熙爷扫了殿中一众大臣一眼心里却是在暗骂,这个太子,手底下也不缺钱,为什么不多拉点人?难道还等着朕给他建班底?

  康熙爷心里如此想,可是他也不想想,如果太子搞得朝堂上都是他的人,你作为皇帝是应该退位让贤啊,还是退位让贤啊?

  康熙爷默不作声。一众大臣也揣摩不透他的心意,也不敢胡乱发声,一个个都抱着观望的态度。

  李光地原本就是福建人,对福建和台湾的情况尤为熟悉。躬身奏道:“启禀皇上,太子此议,实乃忠心体国之举,台湾一旦放开,不出几年便可成为一大粮仓,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反哺福建,广东。移民开发台湾乃历朝历代未有之壮举,臣恳请皇上恩准!”

  “嗯,不错!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康熙爷终于说话了。

  眼见康熙爷终于表了态,一众大臣自然是纷纷跟风,附议之声,不绝于耳。有心要反对的此刻也只能闷在心里,没见到康熙爷已经露出微笑了吗?何必这个节骨眼儿找不痛快呢?

  “既然诸位臣工都如此极力支持,朕即昭告天下,允准福建灾民移民台湾,允准官员和百姓赴台。至于全面取消所有的入台限制,还需稍缓时日,以免蜂拥入台造成混乱的局面!”康熙爷最终拍了板儿。

  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郭靖,康熙爷缓缓的说道:“身居高位者,首要的职责便是权衡利弊。善者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何来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说?凡事要多琢磨,万万不可墨守成规!”

  稍作沉吟,康熙爷又说道:“北方十年九旱,皇太子提议推广抗旱高产作物,事关重大。着户部侍郎施世纶予以协助,并令其为海关总署副总监督!”【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