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 > 第四百零六章 国产浏览器发展史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6265/485356265/485356288/20201012151412/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等江飞宇讲完网上商城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要求后,底下的人就知道大概要怎么做了。

  江飞宇描述的应用场景,已经囊括了平台百分之70以上的主要功能,而且市场上也有类似的平台可以借鉴,剩下的就是根据主体功能不断细化而已。

  反正在互联网界,系统开发都遵循那么三个套路。

  第一,如果市场上有同类产品,你说借鉴也好,抄袭也罢,只要你能加入自己的元素或者新的理解,做得比首创还要好,那就是你的本事。

  互联网界的系统开发就是这样,从功能到解决方案,从核心代码到UI风格,一切皆可借鉴。

  第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根据产品经理对系统的理解加深,或者是测试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

  第三是在系统上线后,根据用户的体验效果,或者是采集的意见,再不断迭代升级。

  “琪宏,说说你对浏览器的理解吧!”讲完网上商城后,江飞宇先考了一下陈琪宏。

  陈琪宏思考片刻,然后说道:“浏览器是个显示网站服务器或文件系统内的文件内容,并让上网用户可以与这些文件内容进行交互的一种应用软件,它由外壳界面、渲染引擎、JavaScript解释器、后端架构、数据存储等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渲染引擎和JavaScript解释器......”

  其实,可以把渲染引擎和JavaScript解释器统称为浏览器内核。

  后世有一个说法,开发浏览器的内核,难度仅次于开发操作系统。

  浏览器内核的性能高低和稳定性,决定了一款浏览器的好坏。

  微软公司2001年才发布了最新的IE6版本浏览器。

  2002年这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流的浏览器还是IE5、IE6两个版本,IE6这个版本也是系列中生命周期最长的一个版本。

  后世像360、QQ、搜狗、百渡、UC、傲游等国产浏览器,这个时候连个影子都没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国产浏览器的发展史。

  毋容置疑,国产浏览器起源于IE浏览器。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一位网名叫做gyou(畅游)的程序员,在论坛上发布一款叫"MyIE"的浏览器。

  这款浏览器基于IE内核,但是创造性地采用了多窗口页面浏览模式,占用的系统资源反而比IE少很多,且有鼠标手势、视觉化书签等功能。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gyou这网友就销声匿迹了,MyIE版本更新到3.2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

  我们说互联网界就是个相互借鉴传承的过程,MyIE代码停更后,有很多程序员在MyIE的基础上继续推陈出新。

  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以MyIE为基础的浏览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MyIE2(后改名Maxthon,即傲游)、网际畅游(后改名GreenBrowser)和TheWorld(世界之窗)了,这三款浏览器一直到后世都还存在。

  傲游走的是高大全的路线,一直以来都属于重型浏览器。

  当然,重型不等于速度慢,只是外表看起来功能齐全,安装包比较大,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这款浏览器性能高,且功能多,一直很受用户的信赖。

  GreenBrowser一直走的是小巧路线,当然功能也不算少,而且不用安装,不过后来没有发展起来,销声匿迹了。

  世界之窗后来被360安全浏览器收购了,360买下它后,仍然允许原来的工作室继续研发。

  后来衍生出了:世界之窗极速版、360极速浏览器,发展到世界之窗6.0的时候,360就不让原来的工作室继续研发世界之窗了。

  后世在国产浏览器市场占有率极高的360极速浏览器,就是这么来的。

  至此之后,国产浏览器市场就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了,这里就不重复叙述有哪些了,大家用过应该都有点印象。

  所以,将MyIE称为国产浏览器的鼻祖是不为过的,而MyIE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多窗口页面浏览模式!

  “老板,浏览器的开发难度百分之90都集中了内核,内核的开发难度超乎想象,这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不解决这个核心难题,我们把‘壳’造得再好看也没用。”

  陈琪宏提出了问题的核心难点,哪怕他没有明说,江飞宇也知道,飞宇科技现在就好比国内的某个小作坊,却宣称要造飞机发动机一样让人难以置信。

  这一点江飞宇心知肚明,就犹如手机芯片被外国企业垄断一样,国内几乎所有的浏览器,都采用了国外浏览器的内核。

  事实上,纵观国产浏览器的发展史,国内从未出现过一家真正拥有浏览器内核专利技术的公司。

  浏览器的内核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像排名世界前五的浏览器:微软、火狐、谷歌、苹果,包括Opera浏览器在内,他们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内核专利技术。

  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其实从国内第一款浏览器的来源,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端倪了。

  在后世,国产浏览器能够获得这么大的用户群体,比拼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谁能够想出更好的特色和创意,谁就抓住了用户。

  以江飞宇本人领先这个时代20来年的技术储备,却不包括浏览器的内核技术。

  这东西还是稍显高级了一些,江飞宇表示重生党也不是万能的。

  后世,江飞宇见证了国产操作系统的面世,他相信以国人的聪明程度,迟早有公司能够拥有浏览器内核的专利技术。

  但是,这会嘛!“拿来主义”是个比较好的选择。【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