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贵女重生:明王追妻路漫漫 > 第549章 钦差疑云
  知道北上一途颇为凶险,朝中并没有文官能保证自己能够带着物资安然到昌济州去。而知道去昌济州一行必须做水利等工程,也没有武将愿意费这个心思。</p>

  皇帝想着让人自荐,或者是他人推荐,一时没有开口点谁的命,竟也就僵持住了。</p>

  打破了这个僵局的人是明王。方嘉策出声道:“父皇,儿臣去吧。”</p>

  皇帝只是扫了他一眼,不为所动,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似的。</p>

  方嘉策抿了抿嘴,继续道:“父皇多给儿臣一些人手,再有工部的大臣相助,儿臣定能治好昌济州的水患。儿臣自幼习武,且怎么说也是在兵营里过了数个月的人,护送粮草北行而已,应该是可以的。”</p>

  一是无人愿意去,二是他的封地出了太多事情,沈双玉的事情横在这里,能不能安然无恙地过去还是一说,若是自己这会子先为父皇解忧,真是沈双玉做了什么错事,自己还能借此多几分话语权。</p>

  总不能让一个因为自己深陷混沌之中的人独自挣扎吧,真出什么事情,他也于心难安。</p>

  他是这般想的。</p>

  而晋王这位嫡兄又是呵斥,“你的身体什么模样,你自己还不清楚吗?刚刚才有所好转,朝中又不是无人了!”</p>

  沈双玉听此,眸光轻闪,飞快抬起眼睛看了方嘉策一眼,又很快别开。</p>

  方嘉策本来也不是非要去的,被他这么一说,反骨一上来,就坚定了要去了决心了,“我已经无碍了,不会误了行程的。”</p>

  晋王妃刚有孕,加上手上还有一些事情需要跟进,晋王一时也是走不开的。故而他也不能自荐着把方嘉策的提议覆盖了,这个弟弟实在是让他不省心。</p>

  晋王冷着脸,道:“并非只是耽误行程这么简单,你若是在昌济州病发,就不止是耽误事了,还得反过来被人照顾,岂不是就叫百姓觉得朝廷无人了。”</p>

  方嘉策上次的病突发汹汹,知道这事儿的人不少。不过也没有人敢直接去问个清楚,还是第一次被搬上明面上来说。</p>

  方嘉策还想继续说,直接就被皇帝给驳回了。</p>

  皇帝说道:“明王的身体不好,留京好生歇息吧。赈灾之事,并非只得一人去!便派一名武将,一个文官去吧。昌济州的水患也不是只发生这一次,若是能够根除了,朕自当嘉奖。”</p>

  就是做好了会升官的意思了。</p>

  再加上并非一人担全部责任,一文一武前去,就能补个人的不足了。</p>

  这下,自荐的人就多了。</p>

  方嘉策道:“父皇,也让儿臣去吧。儿臣知道,昌济州的问题困扰父皇多时,只是苦于御架难出行,儿臣想为父皇分忧。”</p>

  “晋王说的还不够清楚吗?”皇帝皱眉说道。</p>

  方嘉策被噎了一下,抿嘴不语。</p>

  真王若有所思,忽然自荐了自己。</p>

  真王妃生子已过三个月,真王也的确合适。只是他在皇帝说了“嘉奖”才自荐,总比明王一开始的自荐来得更差一些。</p>

  只不过他的自荐也被皇帝否决了,“真王方才说的两个钦差之事,该在这几日查个清楚,真王知道的消息不少,便留下来协助调查吧。”</p>

  此时皇帝已经有几分相信两个钦差出了意外了。</p>

  再加上侍卫的事情。</p>

  汪顺的指证。</p>

  都指向了沈双玉。很难让人相信沈双玉是无辜的。</p>

  所以,即便是被皇帝拒绝了,真王这会子也挺高兴的。</p>

  最终,皇帝当朝下令,由自荐的永王和钟洛钟将军去昌济州。再加上工部的两个人,便是四个官员而去。另外又给了两百个侍卫的队伍。此番由钟洛将军主队,永王随同。</p>

  去城外的侍卫回来了,等了许久的皇帝和百官就看着回来的侍卫快步进来,而侍卫身后空空如也。</p>

  皇帝看着侍卫抱拳行礼,禀报道:“启禀皇上,属下等未在沈姑娘说的地方找到两位钦差。那地方,压根就没有半个人影。灶台上积灰,是许久没有人去过的样子。”</p>

  皇帝凌厉的目光落在已经站得双腿发麻的沈双玉身上,全然已经变了脸色,因为认定了沈双玉欺君罔上,他高声喝道:“放肆!”</p>

  沈双玉却挺直了背,目光慢慢抬起,落在跪在前边的侍卫身上。</p>

  方嘉策道:“父皇且息怒,说不定去的侍卫是找错了路!找错了地方又怎么会找到呢!”</p>

  沈双玉也是道:“怎会没人在呢?不仅是两位钦差,还有好些护卫在那儿。”</p>

  侍卫垂着的头又往下了几分,“属下等去了之后,那个宅子的确是一个人都没有。问就临近的人,那儿的人说,那个宅子根本就没有住过人。”</p>

  根本就没有住过人!皇帝冷笑,如何不知自己完全就是被沈双玉耍了。他敛了敛表情,似笑非笑:“沈双玉啊沈双玉,你真是好大的胆子!”</p>

  沈双玉眉头微皱,不知怎么会如何,摇头道:“臣女特地吩咐的,派去的护卫肯定是会护着两位大人的。前两日,两位钦差大人还传了消息过来,说身体已有所好转,过几日就能进宫面圣。又怎么会忽然间消失不见呢!”</p>

  皇帝冷笑,“是啊,怎么会消失不见呢?沈双玉,朕倒是嘀咕你的胆量了,欺君罔上,是以为朕会看你是个女子的份上,便从轻发落吗?欺君罔上、杀害朝廷命官,这两条罪名,就足够让你死百回了。”</p>

  沈双玉道:“臣女知道这两个罪名有多重,所以不敢轻易担上。请皇上给臣女一个问个清楚的机会。”</p>

  皇帝冷哼一声,既不说不行,也不说行。</p>

  沈奇文心里一急,盯着皇帝的脸,酝酿着要如何开口。</p>

  真王笑笑,道:“父皇,再怎么说,沈姑娘也是于杭州有功的人,不如就再给沈姑娘一个解释的机会吧,说不定其中真有什么误会呢。”</p>

  他说得诚恳,只是心里已经是笑开了。能有什么误会啊?若不是他着人紧随,也不会找到两个只剩下几口气的钦差的落脚之处了。至于沈双玉前两日收到的消息,也是他授意传的。</p>

  钦差他们都没能去沈双玉所说的地方,又怎么会有人住过的影子呢,邻居们自然也是没见过的。</p>

  京兆尹找到的尸体,两具尸体被套上钦差的衣裳,真就以为别人认不出来了?沈双玉简直是把人当成傻子一般就。套着钦差衣服的两具尸体面目全非,可双手手心多是拿兵器磨出来的老茧,根本就不是文官能有的手。</p>

  所以他是将计就计,方才顺着沈双玉的话说下去,也能摘清他的关系。</p>

  今日要不是真王,钦差的死估计都不会被人关注,说不定都难以沉冤得雪。他使一件让人忽略的事情被人所知,算是有功的人,他都这般说了,皇帝也就没有拒绝他。</p>

  沈双玉抬起眼睛,说道:“真王殿下,你亲眼见过两个钦差大人的尸体吗?”</p>

  “见过。”真王笃定道,“能穿着钦差官服的,不就只有钦差而已吗?只是死相惨状,只看面容的话,是难以辨认出是钦差的。”</p>

  之所以这么笃定,是他已经吩咐了下边的人……偷梁换柱后,难道不应该换回来吗?他笑了笑,十分温和。</p>

  所以说,他当然是见过了。</p>

  沈双玉问:“既然死相惨状,王爷又是如何辨认出来的呢?说不定,死的并非是钦差呢。”</p>

  真王自然不可能说因为人是他杀了又让人换进去的。</p>

  于是他笑了笑,道:“两位钦差都是执笔的手,且本王先前便知,何钦差的左手在虎口处有道伤疤,尸体中的虎口也有一处一模一样的伤疤。”</p>

  沈双玉恍然地点点头,“原来如此。”</p>

  她虽然受教模样,可是表情依然淡淡的,仿佛是胸有成竹。</p>

  她的模样让真王有些不满,好像是在嘲讽自己。</p>

  可笑,她都已经处于下风,她都已经要被定罪了,竟然还这么淡然?</p>

  忽然就不想让她继续说下去了,真王敛去笑容,“沈姑娘还有什么话说吗?”</p>

  沈双玉点头,她一转身,紫色的衣裙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p>

  “敢问京兆尹大人,城外死去的人一共多少?”沈双玉准确无误地在人群中找到了京兆尹。</p>

  京兆尹突然被点名还愣住了,他下意识望向上位的皇帝,连忙出列,道:“四日前,在城外尸体一共发现六十一具尸体。”</p>

  “有多少身着黑衣的尸体?”沈双玉继续问。</p>

  “三十二个。”京兆尹答。</p>

  “除了两个穿着官服的人,那就是二十七人。”沈双玉道,“我等走到那处之前,我还特意让人清点了人数,汪内侍带的侍卫还有二十八人,两位钦差大人身边的侍卫是十八人。所以,这么算下来的话,除了死去的二十七人,和跟着汪内侍进京的十三侍卫,还有六个人不知所踪。”</p>

  “是……是。”京兆尹点头,“进京的侍卫的确是十三人。”</p>

  沈双玉点头,又问道:“那,京兆尹是否知道剩下的六个人去了何处?”</p>

  </p>

  </p>

  推荐:</p><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