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贵女重生:明王追妻路漫漫 > 第531章 西北事,沈姑娘
  沈老太君被皇帝请到了太和殿,席位就在丞相的旁边,这也足以见沈家、足以见沈老太君的分量了。往年什么大的宴席,皇帝也会请沈老太君到前边来,不过从前每一次,沈老太君都推脱家中已有男丁在前,她便不来。而这一次,沈老太君的二儿子、沈家如今的当家人沈墨在此,沈老太君还是来了。</p>

  从前沈墨在宴会上那是受人追捧,而今日沈老太君姗姗来迟,来就之后对沈墨不理不睬,恍若陌生人。其中什么缘由不得而知,但也足够令人摆正自己的态度——皇上向来重视沈家,原因就是沈老太君。该敬着沈家的哪个人,难道还需要如何考虑吗?</p>

  沈老太君在此处吃着皇帝特地吩咐送上来的温热甜汤,转头提起了西北的事情:“皇上,老身听闻西北好事将近。”</p>

  西北的事情是近来令皇帝操心,又让皇帝高兴的事情。今日又添了一桩银矿的事情,皇帝龙颜大悦,正是心情上佳的时候。</p>

  听着沈老太君这般说,皇帝便颔首,说起了西北的事情:“不错。老太君想来不知,西北这次是主动求互通互市,朕怜西北百姓从前饱受战争之苦,若能互通市场,免去百姓战乱之苦,朕便是不在此中叫西北异族俯首称臣,也心甘情愿……昔年老太君和故去的老国公、甚至是沈国公和国公夫人,一同为我朝守卫西北疆土费了多少心血,朕都记得、百姓也都会记得,沈家,为我朝做了许多实事……”</p>

  提起故去的大儿子和大儿媳,沈老太君眼中盛满痛苦,又想起大孙女,嘴唇甚至颤抖着。她深吸一口气,但笑颔首,打断了皇帝的话:“皇上!”</p>

  皇帝停下了声音,“老太君请说。”</p>

  沈老太君缓缓道:“皇上,功过皆不二提。老身……老身以及故去的人都是谨遵沈家家训,忠于天、忠于皇上。昔年戎马,能换得今日太平,是千万将士以命换来的荣耀,是皇上治国为百姓换来的。归根到底,是皇上您圣明。”</p>

  百官皆正色,“皇上圣明!”</p>

  皇帝用手压了压,望向沈老太君,认真地问道:“老太君先前避世,朕怕惊扰了老太君,才未询问西北之事。今日倒是个好机会,不知,西北通市之事,老太君有何想法?”</p>

  沈墨紧张地看着沈老太君,拿着酒杯的手指紧紧贴着杯盏,指尖隐隐发白。</p>

  沈老太君敛眉想了片刻,复而抬手说道:“皇上于此事已是胸有成竹,于百姓而言的大好事,老身没有二话。”</p>

  当年戎马,一家三口人皆在战场上,她没了丈夫,又没了大儿子。西北与她而言,该是最为痛恨的地方。可是她如今却说,没有二话。</p>

  皇帝抿嘴点头:“老太君大义。”</p>

  而沈老太君话锋一转,又道:“老身觉得此事应成,却不想再与西北有什么瓜葛。在此求皇上恩典,希望西北此事,我沈家不插手——哪怕是一点点的干系。”</p>

  一点点的干系都不插手,就意味着今后西北互通有无,沈家与能够轻易得到的促进互市的名誉无关。今后西北边境昌盛了,沈家也分不到任何好处。</p>

  不过沈老太君有这种气量并不让人意外。</p>

  人也只道沈家好气骨。</p>

  “老太君所言,朕明白。朕也知老太君的意思,自当成全。”皇帝认真地点头,状似不经意地看了拿着酒杯半晌没有动弹的沈墨,又意味深长地收回目光。</p>

  沈老太君得了自己要的结果,当众谢了恩。</p>

  她既然来了这里,也没有说完事情就立即回去的意思。于是谢了恩之后,就还是坐在席位上。跟旁边的丞相和几位大臣说起话来。</p>

  有舞娘在殿中作舞,一曲一舞,前后也换了几次舞娘了。</p>

  有宫女被在太和殿侍奉的宫人引了进来,动作克制着左右看看,又忙垂下头。被宫人带着,径直走向坐在座位首的常宏王爷。</p>

  常宏王爷看着宫女迎向自己,神情就已经不太好看了。等得宫女俯在他耳边说了什么,常宏王爷脸色直接变了,起身道:“皇上,甄安身子不爽,臣过去看看!”</p>

  皇帝皱眉,急忙颔首道:“去吧。”</p>

  郡马带着小公子也想去,只是被常宏王爷止住了。后宫这会子都是女眷,常宏王爷年过半百,又是老一辈的王爷,他也就算了,郡马还是避嫌得好。</p>

  常宏王爷阔步离去,皇帝便问了来传话的宫人,“甄安郡主怎么了,可有召太医去看了?”</p>

  皇帝以为就是一如既往的因为坐得太久或是站得太久,可他也算是甄安郡主的皇兄,问一问面子上也过得去,</p>

  没曾想,这一次宫女的回答多了。</p>

  说是甄安郡主为沈姑娘说话,许是一时激动抻到腰了。</p>

  皇帝奇怪,便细问了一回。</p>

  细问之下,宫女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了。</p>

  华水宫中真王妃跟沈姑娘争执的事儿,太和殿中的人也有如身临其境地听了一回。</p>

  听了全场,不由得让人惊了惊。</p>

  被牵扯进去的真王心跳如鼓,想要反驳,可扭头一看,皇帝也好,其他人也好,似乎都没有要揪着与他相关的话说下去。别人不提起,他若自己先提起来似乎也没有必要,又不是怕别人不注意到他!</p>

  丞相当先夸赞了沈双玉一番。别的先不论,沈双玉说的话,肯定是要心胸宽广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这般大气的女子,如今已是不多见,更别说是心胸宽广而又有真才实学的女子了。</p>

  皇帝但笑不语,扫了方嘉策一眼,又端起酒杯喝了两口。</p>

  对面的丞相看向方嘉策,手上拿着酒杯,轻啄一口酒,而后笑道:“王爷慧眼识珠,沈姑娘果真是奇女子。”</p>

  方嘉策抬起眼睛看着丞相,面色平淡至极,似乎是皱了皱眉心:“什么沈姑娘?”</p>

  他一脸莫名。</p>

  丞相的笑容忽然顿了顿,真被他一句话给顶得不知如何开口,转头去看沈从文的脸色。</p>

  沈从文这人一向淡漠,性子又臭又硬,可是这会子稍微仔细一下看,还是能从他那淡漠的神情中看出比平时多出来的不满。</p>

  便是灵活如丞相,也不由得一顿。不知明王这是来哪一出,心道怎么会不认识沈姑娘呢?</p>

  而沈老太君这时候也是询问:“什么沈姑娘?”</p>

  沈老太君已避世一年之久,若非沈墨意图踏入西北之事,她也不会出来。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事儿,她并不知晓。</p>

  丞相转头看着沈老太君,心道老太君不知道沈姑娘是谁还能理解,这明王说不知道,说给谁听?</p>

  丞相又看了一脸不解的明王,老实回过头,跟沈老太君说道:“是户部侍郎沈从文沈大人之女,还是半年前替明王殿下暂时理杭州的管事。”</p>

  沈老太君点点头,算是知道了。</p>

  此时的她并没有想到,自己跟这个女子有怎样的缘分。她此时不过是当成在听一桩闲事,听过也就罢了。</p>

  而方嘉策则是认真地想过一番似的,又摇头,喃喃道:“不识得是何人。”</p>

  坐在他旁边的花影劝道:“公子,想不起来就别想了,小心想得头疼。您这眼睛才好,要是想多了,头疼,怕又压得眼睛不舒服。”</p>

  他的眼睛前不久才治好,还是花影用的药起了效用。而连太医也说,他的眼睛会如此,应该是因为当初磕到了脑袋伤着了,留下了旧疾。</p>

  方嘉策也实在是想不起来,听此,便点了点头。</p>

  真王瞧他分明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气得牙痒痒,偏偏这个时候还是要低调才行,不想让人注意到他。</p>

  晋王跟方嘉策乃是一母同胞的嫡出兄长,这会子就笑盈盈地问道:“老六,沈姑娘是何人你都忘了?那不是你将整个杭州托付过去的人吗,这才多久,你就忘了?”</p>

  沈从文动作僵硬地拿了酒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p>

  “皇兄。”方嘉策扭头看着晋王,叹气罢,低声道:“不知为何,许多事情不记得。皇兄所说的,似乎从前也有谁跟我提起过,可我就是一直想不起来。”</p>

  几个王爷都坐得比较近,方嘉策这般说话,兄弟几人都是听得到的。</p>

  康王微微笑着,问:“六皇弟,不记得此人,那可记得当初在杭州的事儿?”</p>

  方嘉策看向康王,皱着眉头,片刻,才道:“有一些记得,更多的是记不得了。”</p>

  “哟。”楚王担心着:“那该如何是好?杭州的事情功过相抵不了,端看沈姑娘如何应付,若是功大于过,或许父皇会有赏赐,可若是过大于功,那肯定是要受罚的。老六,你现在不记得她这号人,也不记得杭州的事儿,那肯定是没法帮她的嘛。”</p>

  那就意味着要让那个沈姑娘自生自灭了。</p>

  真王暗自笑了笑。</p>

  如果这样的话,为明王做事了,可出了事情要自己自己承担。那以后,还有谁敢给明王做事?</p>

  久而久之,肯定就无人会归顺于他,他也就无人可用了。</p>

  </p>

  </p>

  推荐:</p><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