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权宋天下 > 第724章 龟速
  摆在贾似道面前的首要问题,却不是击退蒙古兵,而是如何稳住自己的防线!</p>

  四川不增兵,显然是不行的。</p>

  可是广南西路要守、京湖南路要守、京湖北路要守、淮西淮东都得守。</p>

  大宋国内,看似兵力雄厚,可是真正能战、敢战的军队,如今全在前线。后方已经根本提供不了更多兵力上的支持。</p>

  正在贾似道彷然无策之际,一封密件自海上辗转至伍及,再由伍及亲自送到了贾似道手上。</p>

  “我为你拖住忽必烈南下步伐,先守四川,后平荆湖。”</p>

  “什么意思?”贾似道紧皱眉头,看着密件下意识地问道。</p>

  伍及顿首一拜,“权相公有言,他的建议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别无他义!”</p>

  贾似道陷入沉思。</p>

  帮我拖住忽必烈?</p>

  赵权有这能耐吗?他会用什么办法来拖住忽必烈?</p>

  还是随便说说而矣?</p>

  应该不至于!</p>

  不过,如果真的能拖住忽必烈的话,就给自己排兵布阵,争取出太多的空间了。</p>

  贾似道突然问道:“子矜可好?听说她已产下一子?”</p>

  伍及再拜,回道:“是,母子平安!”</p>

  “可曾取名?”</p>

  “姓赵,名溢。”</p>

  “赵溢——”贾似道沉吟着点了点头。</p>

  虽然感觉上有些自欺欺人,但是赵权没有发神经让自己的儿子姓“权”,还是让贾似道略舒了一口气。</p>

  只要姓赵,一切都好说。</p>

  “你帮我备些礼物,送去给子矜母子吧。”</p>

  “是,小人定当不负贾帅所托!”</p>

  贾似道看着这个伍及,这个自己曾经的手下,有些欣慰。</p>

  这是一个做事相当有原则的人,虽然已经改换门第,但面对自己时,不心虚、也不畏缩,而且还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尊重。能做到这些,贾似道已经相当满意了。</p>

  看来自己放离伍及,是一个很正确的举措。如今大概只有他,才能成为自己与赵权之间的一个最安全联络渠道。</p>

  与赵权来回交往数次,不久前还被他摆了一道,对于这样一个似敌非敌似友非友之人,贾似道谈不上喜欢,但心里还是有些欣赏。</p>

  胆大妄为却小心谨慎,有些奸诈却不无耻,为人大气又不方正,尤其是其生财能力连自诩经济高手的贾似道都时时赞叹不已。</p>

  数年之前,贾似道还觉得这个偏居蛮荒之地的势力,并不会有太多的价值与发展空间。如今却发现,南京府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刚刚崛起时的契丹与女真。</p>

  这是个机会,还是个威胁?</p>

  贾似道一时无法做出定论。但是他知道,要解决宋国如今的危机,南京府已经是一股必须要利用的力量!</p>

  会有后患,也会引发许多难以预料的风波,但有所得,必有所失。</p>

  如今朝廷诸公,尽皆清流自诩,无有远谋之人。大敌当前,依然在忙着相互攻讦与权利争夺。</p>

  学富五车之人,数不胜数,却无一人可为官家解忧,愿到前线领兵却敌。这些人尸位素餐、蝇营狗苟,居其位而不谋其职。偏偏以理学门人自居,让圣上深陷其中而不自知。</p>

  也许,对这些人来说,朝廷不重要、君王不重要、国家亦不重要。只要是理学得到传承的道统,无论谁是天下之主,就是他们的胜利!</p>

  当然,贾似道觉得这些理学人士对大宋的威胁还没到这地步。可是,如果圣上再不重视,这势必会成为灭国之祸。</p>

  文人惜名贪身、武将爱财怕死。</p>

  贾似道很清楚,宋国要是有一天为蒙古所灭,文臣可以降武将也可以降,唯有他与官家,却是不能降!</p>

  此生,自己当与君子斗名、与小人斗利、与天地斗巧。只有如此,方不负此生,不负圣上对自己的知遇之恩!</p>

  这一瞬间,贾似道突然觉得自己充满着斗志。</p>

  与宋廷正式的任命书一起送来的,还有从内库中拨付的三千万楮币。</p>

  贾似道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这可是官家的私房钱啊!</p>

  贾似道当即从扬州移师江陵。</p>

  一路之上,军令不断。</p>

  两淮的防卫,交给了升任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的杜庶。</p>

  淮东的战事,本来就不激烈,而且在贾似道多年亲自的经营之下,蒙军想从此突破,难若登天。加上利用南京府提供的战马,贾似道已经训练出两支千人的骑兵军团,放在涟水,足矣应付淮东的战事了。</p>

  马光祖被任为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严守长江防线。</p>

  吕文德被任为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在铜锣峡击败纽璘部蒙军之后,吕文德率舟师沿嘉陵江北上,援救钓鱼城。</p>

  夏初,南路的兀良哈台部,击穿老鼠隘,过宾州、渡黔江,再击溃柳州守军,逼近静江。被广南制置使、兼知静江府的李曾伯所阻,终于暂时停住了北上的步伐。</p>

  与此同时,南下的忽必烈,竟然真的又停了下来。</p>

  这一次,是濮州。</p>

  邢州到濮州,不足三百里的路程,忽必烈竟然走了三个月的时间!</p>

  就是爬,这么长时间也早该爬到到了。</p>

  坐镇江陵的贾似道,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生出了许多的好奇之心。</p>

  赵权,是怎么做到的?</p>

  竟然让忽必烈可以公然地抗旨不遵,这可是在战场上啊,而且还是蒙宋之间的国战!</p>

  这行为,比寸功未进的霸突鲁还严重。蒙哥一道旨意下去,直接斩了忽必烈,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p>

  若真的是赵权所为,贾似道倒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此人的作用。</p>

  不止是贾似道在好奇,齐聚于旅顺的南京府诸公,此时也都好奇地看着一脸淡然的赵权,等着他解惑。</p>

  赵权眼神瞟向陈耀,陈耀曲起一指,搓了搓唇上的一层黑须,朗声说道:“这个结论,源于缉侦局诸位同仁数年来的不懈努力,源于海量的情报收集以及精确的综合分析。</p>

  说句夸张点的话,那忽必烈如今放个屁,我都能判断出他昨晚去了哪,吃了些什么!”</p>

  会议室内,有人哄笑,有人摇头,也有人对陈耀竖起大拇指。</p>

  </p>【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