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修真小说 > 华清离歌 > 第19章 一日之计
  陈行牵着马,在关内的大道上溜达,他走的很慢,也不知道去哪,不知不觉中天光放亮。

  “喂!老板,馄饨怎么卖的?”

  “三钱一碗,军爷你们几位?”

  “七个,一人一碗,再来几个小菜,有啥炒啥,你看着来。”

  “好咧!几位坐那个大桌稍候。”

  黎明之计,溜达了半夜的陈行肚子也饿了,正巧看见了路边的馄饨摊,别说这小摊不大,也就三四桌,人却是不少,桌椅不够,大家基本上都自寻地方,有站着吃的,也有蹲着吃的。

  小摊的食客不约而同的将摊子里面的大桌留着,那里面正坐着刚刚巡夜下岗的边防军。

  陈行见此将蛟骧,栓在附近路边的一棵树上,然后走到馄饨摊前问道。

  “老板,馄饨多钱一碗?”

  “三钱一碗,咸菜不要钱,调料自己加。”

  “来一碗。”

  “客官稍待。”

  “不碍事!”

  陈行说着话,在摊边的一块石头旁,坐下耐心等待。

  馄饨摊的人很多,闲得坐桌子,急得端着吃,吃完自己算钱,算好了就往那老人家的钱盒子里扔。

  包馄饨的老头从来不数,也没时间数,摊子还有一位老妇人,应该是老头的老伴,她负责给那些当兵的炒一些家常菜,顺便擦擦桌子,换换调料什么的。

  老妇人的左脚有些毛病,走路一瘸一拐的,故而基本上,菜炒好了都是当兵的自己拿。

  陈行呆坐了一会儿,看着这对老夫妻,他也不知道再想啥,他的馄饨好了,老头喊了好几声,他才惊觉,连忙起身,端走了自家的馄饨。

  放了一些香菜,辣油,又夹了一筷子的咸菜放到了馄饨里,陈行便回到了自家刚刚坐的石头旁。

  这一碗馄饨,陈行吃得很慢,慢到等他吃完,老夫妻基本都可以收摊了,虽然天色已经完全亮了起来,但是在这官道上,却是没了往日的喧嚣。

  平日里来往的商团旅者,上山采药的手艺人通通不见了。

  稀疏的街道上,和刚才人声鼎沸的馄饨摊,让陈行有些分不清孰真孰假。

  陈行站起身将空碗筷放到桌子上,一旁的老大爷,拿起烟袋装好烟丝,大娘乐呵呵的用灶台里面的细枝木炭为其点燃。

  “老丈,你常年在这里做买卖?”

  陈行放下钱,轻声的问了一句。

  “呵!卖了有二三十年了,小伙子,我老头子这馄饨味道怎么样?”

  “大爷您是手艺人,这馄饨滋味甚好,大爷你和刚刚那些当兵的认识?”

  “我哪里识得?人来人往,都不是从前喽!”

  “那我看你专门设置了桌子位置。”

  “嗨!人变了,味没变,大锅饭是差了些,老人少了,小年轻手艺不行,自然就有了隔三岔五来打牙祭的。”

  “哦!老人家,在下不才,练过几年把式儿,最近东界关不太平,我也眼拙,没瞧出来二老有修为傍身,二老不如去关内颐养天年!”

  “少年郎你是好心,不过老头老婆儿,这把年纪了,也不愿再走了。我俩都是寻常人,没练过,你大娘十年前,脚被碎木砸了,落下点毛病。

  小伙子,不是我跟你吹,老头我大半辈子都在这东界关,从早年间的沙人,到十年前的妖魔,再到最近听说是吐蕃人要来,我这大大小小的阵仗也见过不少,但咱这东界关不还是如此么?

  我老头子命硬,那么多人都没了,我和老婆子还都好好的,我们两个也没啥本事,守城守关的大事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们就想若是有边防的儿郎们夜晚归营,有个地方吃口热乎的是不是挺好?

  我老头知道你们这些人有本事,成天高来高去的,嘿!不瞒你说,咱们的大帅我也见过,他也上我们这吃过馄饨,吃完也说好,我见过他两次,一次是我儿子入伍,一次是他来我这吃馄饨,两次隔了十几年,大帅的模样是一点没变。

  我们和你们比不了,现在这张老脸早就是被褶子堆满喽!但我们老两口就认死理,孩子不管本事再大,年岁再久,终究也还是孩子不是?这站岗放哨的少年郎,我瞧着和我那没福的孩子,也差不多年岁。

  嗨!人老了,就爱啰嗦,你们年轻人不爱听唠叨,我懂,都懂,少年郎,你忙去!不用管我们,若是有机会,替我多杀几个吐蕃崽子。虽说都是人生爹妈养的,但战场是个啥地方,老汉,我懂,懂……”

  卖馄饨的老大爷还在唠叨着,大娘却是从始至终一句话没说,只是乐呵呵的看着自家老伴。

  陈行也没说什么,转身在唠叨声中离去了。只不过他这一次牵着马,却是走了回头路。

  ————

  “什么人?”

  “陈行!”

  “见过大人!”

  陈行不知怎么想的,牵马回了军营,路过军营外,有哨兵盘问,他便将那块还没来得及还的百户腰牌,拿了出来。

  “我想见徐子卿,能否劳烦通禀?”

  “大人稍待!”

  看守的哨兵分出一人,回营报信,时间不大,其跑了回来,陈行入营觐见。

  撩开徐子卿的帐帘,这是陈行第三次见徐子卿,此时的他认真,严肃,桌案上的公文,堆积如山,帐内伺候的亲兵,很是谨慎小心,整个大帐落叶可闻。

  “想好了?”

  徐子卿看了一眼进来的陈行后,便又埋头在案上的公文里。

  “说!军师你有何事需要陈行效劳的?”

  “这一次吐蕃来势汹汹,东界关前途难料,你带回来的主使,我已经派人保护着进京朝贡去了,圣上爱看这个,即使圣上不看刘公公也要看。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趟天鹰涧,折了三个重伤一个,我实在有些人手不够。辰龙已经带着十个百户去了并州城催粮,但我怕事有不待,朝廷那边也是捉襟见肘了,十万大山你路子熟,能不能先弄些粮来应应急?”

  “内圈我没去过,外围的食魔山朱油长与我是结义兄弟,我可以一试。”

  “好,军中人马你随意挑选,我给你一千骑。”

  “不必人多眼杂,我一人去即可,若是有空间大的储物法器,可以借我一用。”

  “嗯!你一会自己去军需官那里挑!持我手令去!”

  “好!”

  陈行上前接过徐子卿递过来的令牌,转身便出了大帐。

  待陈行走后半响,那伺候徐子卿的“亲兵”在一旁言道。

  “子卿很看好他?”

  “哎!没办法的事,大帅你也知道,咱们的粮不多喽,死马当活马医!天鹰涧去了四个时辰将,什么事都没办成,一个小小的先天修士,倒是弄回来一个书记员。”

  “哎!一会你再起草一件文书,把我的公章私章全用上,我就不信并州太守不发粮?咱们的东界关破了,别人如何我不知晓,他并州肯定跟着一起陪葬。一会这句也写上,就这么写。”

  “这,哎!皆依你!”【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